元宵節吃什麼 好吃不貪食康健過元宵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元宵節,這個節日里人們都有吃湯圓的習慣,湯圓不僅鮮味,而且另有異常好的寓意。然則,我們吃元宵也是有注重事項的哦,只有康健的吃,才氣夠有益自己。下面小編就給人人先容下除了吃湯圓,元宵節還吃什麼吧。
元宵節有吃湯圓的習俗,除了湯圓,元宵節還吃什麼呢?一起來領會下元宵節當天要哪些傳統美食才有節日的味道。
油錘
元宵節的食物泛起於唐宋時的有油錘。
“上元節食焦錘最盛且久。”據宋代的《太平廣記》紀錄:油熱后從銀盒中取出鎚子餡。用物在和洽的軟面中團之。將團得鎚子放到鍋中煮熟。用銀策撈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將油鎚子投入油鍋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來“其味脆美,不能言狀”。原來唐宋時的油錘就是後世所言的炸元宵。油錘經由一千多年的生長,其製法與品種已頗具地方特色,僅廣東一省,便有番屬的“通心煎堆”、東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謂唐宋食風今猶在。
元宵
元宵又名湯圓、說團、圓子等。元宵節吃元宵,是天下各地的配合習俗。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涯的美妙願望。最先元宵稱為"湯圓",因它飄在碗里,像是一輪明月掛在天涯。天上月圓,碗里湯圓,家人團圓,正如台灣民歌《賣湯圓》中唱的:"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以象徵團圓吉祥之意。因湯圓最初只專在元宵節上市供應,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為元宵了。
面燈
面燈也叫由面盞,是用麵粉做的燈盞,多盛行於北方區域。面燈的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做燈盞十二斗(閏年十三隻),盞內放食油點燃,或將面燈放鍋中蒸,視燈盞滅后盞內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盞中留水的若干以卜來年十二個月份的水、旱情形,這在科學不蓬勃的年月,其做法是可以明白的。如清乾隆年間陝西《錐南縣誌》載牶“正月十五,以蕎麥面蒸盞燃燈,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達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面燈在正月十六落燈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豐年間,山西《澄城縣誌》載牶“正月十五日蒸蕎麥面為燈盞,注油燃燈,次早食之。”現在農村仍有此俗。
麵條
麵條為元宵燈節落燈這天晚餐的食物。古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民諺。這一食俗多盛行於長江以北區域。《儀徽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誌慶。”落燈時吃麵條寓意喜慶源源不絕之意。
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麵條外,另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牶“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紀錄。
糟羹
浙江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物。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甘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時湯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后,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饅頭、麥餅
浙江浦江一帶在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聽說緣故原由是饅頭為發麵,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豆麵糰
昆明人喜歡吃豆麵糰,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將豆炒熟后磨面,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祥瑞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廷御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卵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因素,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另有珍愛肝臟、增添肌力、養顏防衰之功效。
餃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以是正月十五應該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國民的迎接,民間有“好吃不外餃子”的俗語。
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里差異俗”。打茶是用筷子攪着茶麵下鍋做油茶也曰麵茶。
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聽說這種食物代表祥瑞。廣東人的性格平和着實,對節慶也最圖一個美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所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徵富貴祥瑞的喜慶之物。
吃元宵的注重事項
今天是元宵節,人人都應該知道吧,吃元宵也就是湯圓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之一,元宵寓意這新的一年內里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然則我們在慶祝節日的時刻,也要知道一些吃元宵的注重事項。
首先湯圓(元宵)屬於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還含有油脂,除了熱量和糖外並沒有太多其它營養,而高糖、高脂食物難於消化,對一些老人、兒童和病人康健晦氣。因此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切莫食用過多湯圓。此外,製作湯圓的糯米中的澱粉為支鏈澱粉,黏性高、不易消化,以是患有消化道潰瘍、功效型胃腸病、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只管少食;3歲以內嬰幼兒不適合餵食湯圓,阻止湯圓哽住食道或氣管。縱然能吃元宵者,也要注重以下幾點,並控制食用數目。
1、早餐夜宵不宜食用
人早起時胃腸道功效是最弱的,元宵除了營養因素較少外,外皮的部門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因消化不良,泛起泛酸、燒心等情形,影響一天的事情和生涯。夜宵若是進食這類食物,會引起胃腸道排空慢,加重胃腸道的肩負。
2、不宜油炸着吃
除了煮元宵外,有人還喜歡把吃不完的元宵油炸了吃。雖然油炸的元宵對照香脆,但油炸會使自己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而且能量增添,成了更不康健的食物。因此油炸元宵從營養角度來看是最不能取的,萬萬別為了口感而犧牲了康健。尤其是有膽囊、胰腺疾病的患者,食用油炸的元宵(湯圓)很可能會使這類患者的疾病複發。
3、每頓不要過量
吃元宵只管在中午的時刻吃,但每次吃最好不要跨越二兩,即50至100克也就足夠了。同時,在吃元宵時,不能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物;還要削減其它主食的攝入,一樣平常來說是吃三個元宵就要減去25克(半兩)主食。一些人在吃了元宵后就會泛起泛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問題。因此吃元宵不能吃太飽。同時,吃完后也不要馬上就躺着,最好流動兩小時以上再睡覺。
4、不要吃剛煮好的過熱元宵
吃元宵要注重不能太燙,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則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的黏膜。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耐久進食過熱過燙食物可能引起食管癌等相關疾病。有的人吃元宵時一被燙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這種習慣危害更大。
5、喝點湯促消化
實在元宵也並非“一無是處”,一些微量元素、營養素就溶在煮元宵的湯里。因此吃好元宵最好再來點煮元宵的湯,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不外喝湯一定要注重別在湯里再加糖。若是吃的是鹹湯圓,可以在湯里放些小蝦米及蔬菜,彌補營養,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調味料。
結語:元宵節異常的熱鬧,有許多的習俗,實在吃湯圓也就是元宵是習俗之一,然則我們在吃元宵的時刻也有許多地方是需要我們注重的哦,希望人人通過本文都能夠領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