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正文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冬季葯膳該咋選?

“肝主筋”,肝臟好不好,只看指甲就知道!如何養肝是關鍵!

(原題目:冬日保健:因人而異選葯膳)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適當的食療養生,能為來年蓄積一年的能量。葯膳是藥物與食物按一定的理論與原則有機組合,隱葯於食,發生食養、食治的作用,既是餐桌上的鮮味佳肴,又能防病治病。中醫的組方原則“君臣佐使”,亦是葯膳配伍原則,差其餘是,葯膳須與傳統食物相配伍,多數藥物用量和味數較少,配伍相對簡樸。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經由前三個季節的消耗,人體元氣消耗,冬季藏精,為來年的生氣勃勃奠基堅實基礎。冬季補腎,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潛藏的趨勢,補養的物質可以順遂地藏到腎中。憑證五氣養心理論,冬季應“去寒就溫”,削減耗散陽氣的太過運動發汗,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陽護陰。體質虛寒人群,“宜服補酒”,可加溫熱食物,如牛肉、羊肉、山藥等。

憑證五臟養心理論,冬季要滋腎養藏,宜食填精補髓類食物,包羅果仁類食物如栗子、核桃、榛子仁、開心果、桃仁等,薯類、根莖類食物如紅薯、馬鈴薯、山藥等。冬季宜吃“黑”,如黑米、黑豆等

酒店這1處地方比馬桶刷刷過的杯子還要臟,而你卻渾然不知!

憑證五味養心理論,冬季應遵照“省咸增苦”原則,因冬季是腎主令之時,腎主鹹味,可適量進咸。然則心主苦味,咸能勝苦,若鹹味吃多,會使心陽的氣力削弱,可適當食用苦瓜、苦菜、芹菜、芥藍、萵筍、苦丁茶等養心食物。

冬季葯膳中,可加入枸杞、桑葚等中藥材。枸杞性味甘平,是平補腎精、養肝血之品,臨床上治療精血不足的視力減退、頭暈眼花、腰膝酸軟、遺精早泄等癥狀。憑證現代藥理研究,枸杞子可提高免疫力,提高睾酮水平,起到強壯作用。一樣平常生涯中,可以用枸杞泡酒,也可以釀枸杞酒。《本草綱目》載枸杞酒“補虛弱,益精氣,去涼風,壯陽道,止目淚,健腰腳”。可煮爛搗汁,和麴米釀酒,或者與生地黃用袋子盛,浸酒煮飲。桑葚性味甘酸,滋陰補血、生津潤燥。既滋補肝腎之陰,又能涼血退熱,適用於頭暈耳鳴、目暗昏花、樞紐晦氣、失眠、鬚髮早白等。作用平和,宜熬膏常服,或與何首烏、熟地等同用,生津止渴,潤腸通便,鮮品食用效好。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桑葚可延緩朽邁,調治免疫力。

冬季易寒凝絡脈,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葯膳養生還可以加入活血的中藥材,如黑木耳、山楂和三七。天天食用適量的黑木耳,對延緩中暮年人動脈硬化的發生十分有益,對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好的防治和保健作用。生山楂功效偏於活血,炒山楂可消食化滯,焦山楂功效還可以止瀉,冬季常食山楂既可助消化,也可助通暢人體的血液循環。三七能養血,能活血,在葯膳中補血提氣,可在熬雞湯的時刻加入5—10克三七塊,或直接用三七粉沖水,即可發生涯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央主任、主任醫師)

晚飯吃多少決定你生什麼病、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