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國飲茶文化中有着悠遠的歷史可以追溯但到神農時期,也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一直流傳到現在。如今在友人和合作夥伴拜訪時我們都會沏上一壺茶來招待,以茶代禮。那麼在我們喝茶是應該注意些什麼禮儀呢、在這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酒有酒道,茶有茶德,做為愛茶人在品茶時應該做到的規矩及禮儀。其實在中國,無論貧富,大凡家有客至,以茶待客的禮儀卻都是必不可少的。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確實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茶會友,在細品慢酌、談笑風生中,人們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它不同於一般的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與其說為解渴,不如說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敘情;更講究的是喝茶的禮節,待茶沖完,主客總是謙讓一番,然後請長者、貴賓先嘗,杯沿接唇,茶麵迎鼻,聞茶之香,啜而盡。
首先要遵循的,是我們在待客用茶應做到:茶恭弘=叶 恭弘質量好,沏茶水質好,茶具質地好,泡茶調製好,待客禮貌好。客來敬茶本是一種表達尊敬、友好、大方和平等的意思
表示尊敬的形式和儀式即為禮儀,應當始終貫穿於整個茶道活動中。賓主之間互敬互重,美觀和諧。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迴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迴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迴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
以茶敬客時,要注意客人的嗜好、上茶的規矩、敬茶的方法、續水的時機等幾個要點。
俗語說:“眾口難調”,飲茶其實也是如此。在上茶之前,應先詢問一下客人喜歡用哪一種茶,併為其提供幾種可能的選擇。不要自以為是,強人所難。若來訪的客人較多時,上茶的先後順序一定要慎重對待,切不可肆意而為。可先為客人上茶,後為主人上茶;先為主賓上茶,後為次賓上茶;先為女士上茶,後為男士上茶;先為長輩上茶,後為晚輩上茶
無論人多人少、使用小壺泡法或大壺泡法,都應該要衝泡出茶應該有的味道,泡茶者應有堅定不移的把茶泡好的信念,很多人認為用大壺泡茶法就可以隨便泡,人多的場合就可以亂來,那是不正確的,奉茶時的茶湯要適口,太濃太淡或太冷都是不合適的,奉茶的意義包括我們對來賓表示尊敬和感謝,我們該怎樣表達泡茶者的一番心意讓對方知道,都體現在我們的細節用心中。
還有“淺茶滿酒”的講究,一般倒茶或沖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沖滿茶杯,不但不便端茶,還寓有逐客之意。泡茶水溫也要因茶而異。不要用手抓茶,茶湯上不能飄浮一層泡沫和焦黑黃綠的茶末或粗枝大恭弘=叶 恭弘橫於杯中,端茶要在下面加托盤,敬茶時溫文爾雅、和藹可親,雙手托盤,至客人面前,躬腰低聲說“請用茶”,客人即應說“謝謝”,並用雙手接過茶托。
溫馨提醒:
隨着飲茶文化的深入人心,各種茶會活動也越來越多,與會品茗者也可帶上自用的茶杯,遊走交流時取出向各茶席索茶喝,那麼要帶怎樣的杯呢?自己的茶杯盡量不要太大,也不要抱着炫耀名貴器物的心態,而是在會前要了解主辦方辦的是什麼形式的茶會,再選擇一個合適的茶杯。
您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
描述飲茶詩句有哪些
飲茶文化:苗族人的飲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