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總是能最懂一個地方,因為吃貨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美食,就要先了解當地的文化。本期漢中文化為你介紹漢中四大小吃之一:菜豆腐。吃菜豆腐時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極有講究,一般是用蔥花、香菜、薑末、蒜泥、青椒、香油……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是陝西省漢中地區漢族傳統名吃,漢中四大小吃之一(分別是:麵皮,菜豆腐,漿水面,粉皮)製作歷史悠久。是漢中的名小吃,原在漢中是招待賓客的佳肴。菜豆腐吃起來口味清爽,不油不膩。做起來卻是一門絕活。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脹的豆子磨成漿,磨好了漿,再細細濾過渣,之後倒進鍋里,把豆漿燒開,用提前準備好的酸漿水緩緩倒進鍋里,慢慢形成豆腐,如果想吃硬一點的,可以撈起來用棉布包起來,在上面放一小盆水,壓數分鐘便可。
菜豆腐質量的好壞全在這“點”的功夫上,這裏的人家家都有吃酸漿水菜的習慣,用上好的酸漿水點出的豆腐白、活、細、綿、精、嫩,
后味清幽淡遠,略帶甘甜,不像用傳統的石膏、滷水等化學原料點制的那樣發澀發苦。
點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鐘點一次酸漿水,需一勺一勺慢慢點,性急不得,如此數回,待豆花一層層結塊,水和豆腐涇渭分明時,輕輕撈起,用紗布包裹,稍稍擠壓成形,腐塊間雜青菜,色澤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垂涎。然後將淘凈的大米下進濾過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時用鐵勺在鍋底輕攪幾次。
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湯濃米爛,這時再將豆腐切成小塊,回鍋與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鍋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菜豆腐是漢中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絕。它最早由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但坊間流傳的說法是與漢高祖劉邦有關,當年劉邦被封為漢中王時就有此吃法,由此可見其歷史悠久。不管它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現如今菜豆腐儼然就是漢中美食的代表。如果你來漢中朋友用菜豆腐招待你,那無疑是把你當作貴客來看待了。
美食有美食的講究,吃菜豆腐時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極有講究,一般是用蔥花、香菜、薑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潑豆瓣醬、鹹菜、紅油辣子等拌勻入盤下飯。這飯菜吃起來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湯粥,即一口濃香,一口清香,對比換口,亂招式便走了韻味兒。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熱滾滾的湯,吸氣品,清香自然,浸潤雙肋;再用筷子夾上一撮配菜抹於豆腐上,送入口中,細嚼慢咽,濃香悠長,瀰漫鼻息。
豆腐綿甜,湯粥酸香,小菜麻辣,那種難言之妙令人回味無窮。
您可能也喜歡:
解惑:廣東人立冬吃什麼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名菜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