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自古開始“打醬油”,醬油是哪個朝代發明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道鹽早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如今作為三大美食國家之一的中國又有哪些特色的飲食文化呢?大家都知神農氏時期就已出現,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那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什麼呢?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打醬油”這個詞,那不知道同學們知道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醬油最早出現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又是誰發明的呢?

醬油

  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周朝就有製做醬的記載了。而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醬油之釀造純粹是偶然地發現。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品,最早的醬油是由鮮肉腌制而成,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後來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才廣為流傳食用。

  而早期隨着佛教僧侶之傳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中國醬油之製造,早期是一種家事藝術與秘密,其釀造多由某個師傅把持,其技術往往是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釀造法。

  肉剁成肉泥再醱酵生成的油,稱為“醢”(即肉醬油之意)。另有在造醬時加入動物血液的版本的醬稱為醓。可見《詩經·大雅·行葺》之一句:“醓醢以薦”。黃興宗認為《齊民要術》內所指的“豆醬清”,可能是植物醬油的前身。

  醬油在宋代已被人們接受:醬油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兩本着作中:《山家清供》記載用醬油、芝麻油炒春荀、魚、蝦。《吳氏中饋錄》記載用酒、醬油、芝麻油清蒸螃蟹。此後,醬油一詞還出現在1360年《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元《易牙遺意》,1591年《飲饌服食箋》,1680年《食憲鴻秘》,1698年《養小錄》,1750年《醒園錄》,1790年《隨園食單》,清《調鼎集》卷三、卷七。

  宋朝人將加工醬和豉得到的各種醬汁,稱為醬油,作為調味品開始在中國的飲食中流行。到清代,醬油的使用遠超過醬。在1790年《隨園食單》中醬油已經取得重要地位。日本文獻中最早使用醬油一詞的是1597年的《易林本節用集》,但醬油的生產法,可能在此之前已由中國傳入日本。

  醬油是從豆醬演變和發展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名稱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恭弘=叶 恭弘嫩者,用薑絲、醬油、滴醋拌食”的記述。此外,古代醬油還有其他名稱,如清醬、豆醬清、醬汁、醬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曬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雙套油等。公元755年後,醬油生產技術隨鑒真大師傳至日本。后又相繼傳入朝鮮、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

您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優點是什麼?
北京文化十大特色你知道多少?
節氣食俗: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福建人冬至吃什麼過節?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