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受到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影響,台灣的飲食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其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台灣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例如:荷蘭及西班牙的殖民經濟和日本的殖民經濟與皇民化教育等這些因素促使台灣飲食文化多元化。
在台灣飲食文化發展中,飲食佔有重要而有趣的一環。以往的路邊攤、夜市是庶民經濟的一環,加上老字號的餐廳酒樓、以及新型態的小吃店、飲料店、咖啡店、便當店、麵包店;以及便利商店。台灣家庭目前大多以蓬萊米作為主食。在華人社區內,大多以閩南菜、客家菜為主。
高山族飲食文化
台灣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為主食,食皆用手。後來,隨着大陸移民的增多,逐漸吸收了漢民族的飲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漸成為主食。不過,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傳統的特色,如蘭嶼雅美族的吃魚有男女之別的限制。高山族人喜歡飲酒,其用小米所釀製的酒,也呈現出特有的飲酒文化。
閩客飲食文
閩客飲食文化是台灣最主要的飲食文化,是從大陸的福建與廣東飲食文化發展而來,成為今天“台灣菜”,其主要特色是強調海鮮。閩客飲食文化中,餐丁酒店多設佛龕,以求保佑發財。另外,與福建、廣東一樣,台灣具有濃厚的飲茶文化,喜歡沖飲壺茶,講究茶具的精美和沖泡方法,特別流行“功夫茶”。在歷史上,台灣還生產過供春、秋圃、潘壺等幾種質堅耐熱、外觀雅緻的紫砂名壺。
台灣飲食文化
在台灣,除了能享受到傳統的中華美食外,還能品嘗到獨步全球的各色小吃。台灣小吃很有特色,它來自民間,紮根鄉土,以其淳樸自然的本色深受食客的喜愛,造就了台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舉凡“蚵仔煎”、“虱目魚肚粥”、“炒米粉”、“萬巒豬腳”、“大腸蚵仔麵線”、“甜不辣”、“台南擔仔面”、“棺材板”、“燒仙草”、“筒仔米糕”、“花枝羹”、“滷肉飯”等等,都是獨具台灣風味的名食小吃。
茶也是台灣飲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茶藝”在台灣的歷史不長,但靠着台灣人不凡的創新精神倒也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的茶藝文化,又添加了許多流行的元素。傳統的就有經過改良的功夫茶藝、客家的擂茶,現代的則有時髦的“泡沫紅茶店”、揚名國際的“珍珠奶茶”,以及其他五花八門的茶食茶飲。一直以來,台灣飲食文化與大陸飲食文化倚伏互動,關係甚為密切。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大陸各大菜系紛紛登上台灣飲食界,加上台灣原有的各地鄉土小吃,造成現如今的台灣飲食文化新景觀!
你可能也會喜歡:
舌尖上的美食之佛跳牆的傳說
冬至美食之北方餃子與南方湯圓
你所不知道的清代宮廷宴
乾隆與京城美食“叫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