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一首《辣妹子》歌謠不僅唱出了四川人的性格熱辣奔放,更是明示了四川人無辣不歡的特點。那麼,四川和湖南都吃辣,他們的辣又有什麼特點呢?就跟着小編一起了解重慶文化吧!
重慶菜,即渝菜。就是在巴渝地區廣為流傳的菜肴,渝菜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由重慶商委牽頭編製的《渝菜標準體系》、《渝菜術語和定義》及首批12個渝菜烹飪技術規範,已經通過國家標準委審核備案,並正式發布。
歷史形成
渝菜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
重慶由於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人流匯聚,重慶的菜肴特點便是能采各地之長,敢於創新,適應不同顧客需要。早在民國初年,“陶樂春”餐廳就能承辦高級海參宴席,“留春幄”、“久華源”已能製作200桌以上的大型燒烤席、魚翅席、滿漢全席。蟲草鴨、貝母雞、竹參鴿蛋、烤乳豬等就屬重慶首創。同時,以供應粉蒸肉、燒白、燒肥腸和豆花的低檔餐館也星羅棋布,食客盈門。因水產豐富,重慶廚師善於烹魚,干燒岩鯉、豆瓣鰱魚、雞茸魚翅、酸菜魷魚等極為出色。
關於“渝菜”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不過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抗戰時期,重慶作為中國戰時首都,國家的中心、亞洲的中心,大批官商湧入重慶。與此同期而至的則是一批技藝超群的大廚,這些大廚除帶來了自己的拿手菜外,更是對本地的民俗菜肴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使之登上大雅之堂。渝菜以這種本地菜為基礎,吸收各派烹飪技法,逐漸發展起來,從而形成代表地方特色的菜系。
歷經70年打造的渝菜,加之恢復中央直轄市后重慶的飛速發展,渝菜已成為菜系中最閃亮的明星,今天的渝菜,則更是發揚本土文化創意求新的精神,不斷提升和完善,已成為全國餐飲美食的主流。從所謂傳統菜方面看,琳琅滿目,精品迭出,款款令人口舌生津。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有影響的,便是老資格的重慶高廚們創製的“三國演義大宴”(又名“三國大宴”、“三國風雲大宴”)等20餘款系列菜品。
其中,冷菜大型風景白拼盤“秋月春風”以《三國演義》開篇詞為題,格調高雅,色澤清新,造型生動,寓意深遠,堪稱拼盤極品。“三分天下”、“火燒赤壁”、“孟德食炙”等10餘道熱菜,道道皆精品。2道甜點和8款冷盤亦款款均佳肴。2000年,重慶“三國大宴”先後去台北、澳門參展、參賽,均拔得頭籌,在當地引起轟動,着實為重慶廚師和重慶菜增光添彩。
到今天,重慶餐飲界經過努力創新,渝菜已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一面,不少餐館都旗幟鮮明地打出了“渝菜”的招牌,主要突出味濃、味厚,味走極端,以麻辣為主,最大限度地刺激味蕾。在“渝菜”這個大舞台上,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應該是食文化給所有人帶來的驚艷和驚喜。從意外、刺激到難以忘懷,這一過程是對“渝菜”最好的品鑒。
重慶恢復中央直轄市后,前重慶地區創造的老渝菜和江湖菜等組成新渝菜,目標打造第九大菜系,其具有麻辣酸香的特點,尤以麻辣為重。
由重慶市商委牽頭編製的《渝菜標準體系》、《渝菜術語和定義》及首批12個渝菜烹飪技術規範,已經通過國家標準委審核備案,並正式發布。據悉,重慶渝菜標準體系是繼山東魯菜標準體系后,全國第二個通過國家標準委備案的地方菜標準體系。
制定標準的主要目的,是引導行業走向正規化。渝菜標準只是推薦性標準,而不是強制性標準。”市商委有關負責人稱,推行渝菜標準化,並不排斥菜品個性化,而是用渝菜標準把渝菜中有共性的內容記錄下來,使其不致失傳,在遵守共性標準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揚個性。
近一兩年來,渝菜出現新一輪融合趨勢,大有各大菜系精華信手拈來之勢,融合中的渝菜是如何保證特色的呢?友誼酒樓率先把鮑魚等原料用渝菜技法加工,一份鮑香回鍋肉380元的售價當時曾引起轟動;阿興記、中天酒樓相繼推出自己的精品渝菜,這些菜肴的特點在於保證重慶口味的同時,充分借鑒了粵菜、蘇菜甚至西餐的造型與擺盤,家常菜原輔料精益求精,甚至輔料成本超過主料,重慶餐館的大膽創新讓渝菜出現大量新的風味。
可能你也喜歡:
魯菜是八大菜系之首嗎,為什麼?
魯菜的主要菜派是什麼?
魯菜的內涵及魯菜文化的形成
魯菜文化:魯菜的發源地來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