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是國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菜文化對中國的飲食文化有一定的影響。徽菜不僅聞名於國內,在國外也很有名,稱得上是遠近馳名。許多外國人為了品嘗正宗的徽菜,特意去徽菜的發源地。可見徽菜在當今社會的地位不容小覷,它的影響更是有目共睹。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徽菜的社會地位,以及徽菜的影響。
徽菜,這個來源於綠色世界的綠色餐飲業,已引起了廣泛的重視,並已經在各國各地及國外再次興起。作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該如何認識,該如何弘揚。徽廚之鄉績溪在八十年代開辦中專廚師班,年年人人被聘,月薪有的已達萬元。為了創新許多餐飲業同仁都很想更多了解徽菜,更深地研究如何繼承與發展。
一個菜系的形成,是經濟與文化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結果。安徽省名,是因為江北有安慶,江南有徽州,取兩地之首字合成“安徽”。徽州歷來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在以學進仕、以文垂世的指導思想下,“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丞相”、“兄弟翰林”、“四代一品”,都出現在徽州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徽州向有“嬌兒不嬌書,嬌書如養豬”的說法。要考官,要走出徽州。而徽商是行商,通過各種水道走向江浙、華北與西南以致漂洋過海。一批批外地人,都“祖籍徽州”。徽州人,“十三在邑”守家園,“十七在外”闖天下。徽州人的不斷進進出出,出出進進,加上徽州人的辛苦吸取勤奮耕耘,徽菜,也就作為菜系在全國出現了。
以徽州本土特產為原料,在徽州土地上形成雛形的徽菜,現在已經是一種國菜,在中國餐飲中頗具地位的徽菜的影響,已遍及中國人的各種餐飲並已經深入民辦飲食市場與喜歡中餐的國際友人的飲食生活。
徽菜是隨着徽商以及徽州官員的生活面的不斷擴大而拓展的,是隨着徽州人在全國以及海外的影響的不斷擴大而發展的。徽菜興起於徽商的鼎盛時期。明清兩代,徽商已成為全國十大商幫之首,徽菜也隨着徽州人的食俗喜好與徽州人同時存在在全國各地。
其中發展規模較大的是與徽商的社會影響完全一致的滬杭蘇寧的長江中下游繁榮地區。但徽菜作為菜系在全國最後定型是清代與民國時期。徽州人沿着新安江水系走出徽州,到了杭州、嘉興、上海、崑山、蘇州,由此而揚州、兩淮、臨清、北京。
由蕪湖、九江、武漢、湖南、雲南這些徽州人到達的地域,正是徽菜由面點開始發展成為連片餐館的大飯店,並出現徽州餐飲業興旺發達的幾個地域。大都會上海是徽商創造業績的地方,也是大量地出現徽館的地方。當年蘇州也有八家有名的徽菜館,南京也不下十餘家。
武漢更是徽菜在中原的重要基地。這些地方,成了徽菜的前沿出發地點。清代末年的戰爭,抗戰的撤退,徽菜也隨着巨大的人流進行大轉移,使徽菜向長江上海以及大西南邊遠地區大推進,徽州人為徽菜大發展抓住了這個時機,使徽菜覆蓋了大半个中國。
您可能也喜歡:
“神品菜肴”——當雞湯遇上西施舌
粵菜有哪些特色
組合亦頗有特色的江蘇菜式
八大菜系之一浙菜菜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