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歷經多少年,那麼中華的飲食文化也就伴隨了多少年。並且由於地域,環境,氣候的不同衍生出中華豐富多樣的極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通過飲食更能反應出一個民族的生活特點。
今天就一起走進並探索達斡爾族文化中特有的飲食文化。
飲食結構是一個民族很重要的特徵,達斡爾族早在契丹時就耕種,飲食結構也比其它北方少數民族豐富的多,飲食是由生存環境和條件決定的,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發生變化,達斡爾族同其它北方少數民族有許多飲食方面相同或近似。在多年的生產和生活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
達斡爾族的早期農業主要是種植稷子、蕎麥、燕麥、大麥等早熟作物,故主食方面有米食和麵食。米食以稷子米飯為主,分為兩種,一種是把稷子用鍋蒸熟,晾乾后碾成米叫“敖蘇莫”,這是他們的主要飯食。
另一種是把稷子直接碾成米叫“希基莫”,除作乾飯外可作粘粥,還可再壓成面作糕點。麵食主要是蕎麥面。從民國年間開始,達斡爾人從漢族农民那裡學會了種穀子、玉米、小麥、黃豆等農作物。
經過加工碾成米的大麥(木器給勒),燕麥(誇林頗)也可以做成乾飯或稠粥,就着禽湯或拌以鮮、酸牛奶進食,如果在粥里加上點狍子肉,則更受老年人的喜愛。
達斡爾族吃肉以豬肉為主,尤以煮帶骨頭的大塊肉(手把肉)為貴。輔以牛、羊、家禽,山區的獵人還吃獵獲的狍子、野豬、鹿、野雞、兔子、沙半雞等野味。他們很少種菜,多食野山菜。
達斡爾人歷來有愛吃魚的習慣,最常吃的有鯽魚(克洛特格)、鯰魚(碟古)、嘎牙子(愛快)等,主要吃法是清燉,靠近江河的達斡爾人利用原江水加鹽燉原江魚,真可謂原滋原味,非常鮮美。如果用鯰魚或嘎牙子燉柳蒿芽,則是達斡爾人獨具特色的民族風味食品,也是招待客人的上乘菜肴。
達斡爾人很少種菜,多食野山菜。每當夏秋季節,婦女們便三五成群的去到山坡草地採集些柳蒿芽、野韭菜、野蔥、黃花菜回來做菜或晒乾長期貯存。柳蒿芽除了燉魚之外,還可配上肥豬肉、土豆、芸豆,味道苦香清爽,是道具有清熱解毒的葯膳菜肴。
達斡爾人多數人家養有奶牛,牛奶(蘇)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主要副食品。達斡爾族的飲料多種多樣,除了鮮牛奶、酸牛奶和奶茶之外,還喜歡喝用紅茶或茶磚煮的濃茶,如果沒有紅茶、茶磚,便採集些小黃芹的恭弘=叶 恭弘子回來晾乾泡水喝。把山丁子、稠李子、榛子、刺玫瑰等磨成粉,摻合一起作沖品。把樺樹汁接到溶器里,加工成稀汁,也是他們特有的別有民族風味的上等飲料。
達斡爾族有着本民族的酒文化,很早就掌握了釀酒的技術。早在遼代時,他們就用牛奶釀造奶酒作為飲料,用家產的大麥、燕麥、蕎麥、小米、稷子米等穀物釀造米酒作為祭祀、年節、婚喪、生產等時的飲料。
現在達斡爾族的生活飲食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主要以大米、白面為主食,但有些飲食還在延續,如柳蒿芽湯、手把肉和稷子米飯等,已發展成為招待貴客的上等佳肴。
你可能也喜歡:
頗具民風的布依族飲食文化
擁有特殊異香的納西族飲食文化
納西族的特色美食、傳統的著名食品
淳樸獨特的高山族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