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因為物質水平的不斷髮展和提高,對於飲食方面也不再是像從前那樣只注重於味道。隨着新的理念的形成人們對於飲食的要求更加趨近於平和,更加註重於健康。隨之而來的便是中國飲食文化結構的變化。
鴉片戰爭后,中國由原本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逐步過渡,社會飲食結構發生巨大的變革。
由封閉走向開放
近現代長江流域的飲食文化是率先由封閉走向開放,不斷適應時代潮流的地域飲食文化,從而帶動了中國飲食文化的近代化的進程。例如:西方的麵粉加工及其製品的傳入,對中國近代食品工業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此外,西方的食品工業產品,如罐頭、餅乾、蛋製品,也在20世紀初長江流域各大城市中有了可觀的銷路,中外商人在上海、漢口、南京等通商口岸建立了罐頭、蛋品、啤酒等食品製造廠。
西方飲食及其有關工業的建立,豐富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內容,也促進了長江流域食品工業的發展。在西方現代食品工業技術傳入中國的同時,作為西方飲食文化綜合載體的西式餐館也在長江流域的各大城市中相繼出現。
輻射效應
近現代長江流域飲食文化的發展變化是以長江中下游的對外通商口岸為中心,逐漸向周圍地區影響和輻射的。中國人普遍產生了一種崇洋慕外的文化心態,對西方飲食也懷有一種新奇感,總想開開“洋葷”,這就使上海成了近代中國西方的食品的集中地。
在上海的帶動影響下,長江沿岸的漢口、南京、重慶、宜昌、九江等城市的飲食生活,也先後發生了類似的變化,並對長江流域內其它地區形成了輻射,促進了整個長江流域飲食文化的革新。
飲食觀念的革新
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比較注重菜肴的整體效果,講究調和鼎鼐,把味道放在首位,很難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菜肴的色、香、味、型的美好、諧調為目的。而西方傳統烹飪方法多從理性角度考慮,注重營養和衛生,對味反而不大講究,呈現味道單一,營養高的特點。隨着近代中西飲食文化交流的頻繁,人們感覺到西方飲食注重科學營養的重要意義。
新中國
我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大魚大肉,而是之間講究營養的搭配。“西俗於養身之道,無論貧富貴賤,皆較華人為講究。凡稍有身家者,每膳必食兼味,必有牛肉,有洋酒一二品。食畢,有水果,有咖啡,有雪茄煙。
早晚必飲牛奶或牛肉湯。雖工人仆御之流,每七日亦必食牛肉一二次,否則謂無以養生也”。這種重視營養的飲食思想傳至中國,便衝擊着中國傳統以味為主,以飽為足的飲食觀念。人們開始注意營養和衛生。
你可能也喜歡:
納西族的特色美食、傳統的著名食品
淳樸獨特的高山族飲食文化
人間美味——龍井蝦仁
閩菜中獨特菜肴——太極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