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指的就是我們熟知的河南菜,它的形成歷史悠久。以中原地域特點技術和材料為主。豫菜長久以來堅持堅持五味調和,質地和味道適中的基本傳統,突出平和不刺激的味覺特點。豫菜文化在菜系繁多,口味參差不齊的中國飲食文化界獨樹一幟。
糖醋軟熘魚焙面
糖醋軟熘魚焙面又稱熘魚焙面、鯉魚焙面,是豫菜的歷史名菜。此菜名,首先在鯉魚,河南得黃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鯉魚,歷代珍品。其二是豫菜的軟熘,它以活汁而聞名。所謂活汁,歷來兩解,一是熘魚之汁需達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稱作汁要烘活;二是取方言中和、活之諧音,糖、醋、油三物,甜、咸、酸三味要在高溫下,在攪拌中充分融和。
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見油;不見糖;不見醋;甜中透酸;酸中透咸,魚肉肥嫩爽口而不膩。魚肉食完而汁不盡,上火回汁,下入精細的焙面,熱汁酥面,口感極妙。
煎扒青魚頭尾
它以大青魚為主料,取頭尾巧施刀工,擺置扒盤兩端,魚肉剁塊圓鋪在頭尾之間。下鍋兩面煎黃后以冬筍、香菇、蔥段為配料,上鍋箅高湯旺火扒制,中小火收汁。汁濃魚透、色澤紅亮。食時頭酥肉嫩,香味醇厚。
炸紫酥肉
炸紫酥肉號稱賽烤鴨,此菜選用豬硬五花肉,經浸煮、壓平、片皮處理,用蔥、姜、大茴、紫蘇恭弘=叶 恭弘及調料腌漬入味后蒸熟,再入油炸四五十分鐘。炸時用香醋反覆塗抹肉皮,直至呈金紅色,皮亦酥脆,切片裝碟,以蔥白、甜面醬、荷恭弘=叶 恭弘夾或薄餅佐食,酥脆香美、肥而不膩,似烤鴨而勝烤鴨。
大蔥燒海參
蔥與海參應屬佳配。蔥又名和事草,乃辛、溫之物,海參雖珍,物性有微寒,以蔥輔之、和之,則海參得以顯其功。海參漲發要好,達到柔軟、潤滑卻又有韌性的程度。過之則爛,欠之則脆。再則是燒,火候要夠,好湯武火,收汁至濃,海參方能入味。另外,蔥要用好,必是大蔥,寸段之蔥白,炸黃出香,才有與海參相配之口味。
牡丹燕菜
牡丹燕菜,此菜製作十分精細,它以白蘿蔔切細絲,浸泡、空干、拌上好的綠豆粉芡上籠稍蒸后,入涼水中撕散,麻上鹽味。再蒸成頗似燕窩之絲。此時配以蟹柳、海參、火腿、筍絲等物再上籠蒸透,然後以清湯加鹽、味精、胡椒粉、香油澆入既成。其味醇、質爽,十分利口。
扒廣肚
廣肚此物入菜,七分在發,三分的烹制最佳是扒。豫菜的扒,以箅扒獨樹一幟。“扒菜不勾芡,功到自然粘”,成為廚人與食客的共同標準與追求。扒廣肚是這一標準的和追求的體現。此菜將質地綿軟白亮的廣肚片片,氽殺后鋪在竹扒箅上,用上好的奶湯小武火扒制而成。成品柔、嫩、醇、美,湯汁白亮光潤,故又名白扒廣肚。
汴京烤鴨
汴京自古有江北水城之譽。故不乏鴨類菜肴。汴京爊鴨,宋時便是市肆名菜,乃是以爐灰煨炙之法熟之,后演變為以果木明火烤炙而成,便以烤鴨取代爊鴨為治鴨之主流之法,北宋後傳入北方。汴京烤鴨風行千年而不廢,皮酥肉嫩,以荷恭弘=叶 恭弘餅、甜面醬、菊花蔥、蝴蝶蘿蔔佐食,以骨架湯、綠豆麵條添味,當是一道大餐。
炸八塊
此菜是用秋末之小公雞兩腿四塊,雞膀連脯四塊,以料酒、精鹽、醬油、薑汁腌麻入味后,旺火中油入鍋,頓火漿透,升溫再炸,使其外脆里嫩。食時佐以椒鹽或辣醬油,及其爽口。
蔥扒羊肉
羊是祥,歷史上是貴族食品,羊肉性溫,老少咸宜。此菜選用熟制后的肥肋條肉,切條,配炸黃的蔥段、玉蘭片鋪至鍋箅上,添高湯,下作料用中武火扒制,至汁濃后翻入盤內,鍋中湯汁勾流水芡,少下花椒油起鍋澆汁即成,成菜軟香適口,醇厚綿長。
清湯鮑魚
鮑魚,又稱腹魚、決明,肉極鮮嫩,乃海中珍品。宋代酒樓就多有應市,決明兜子是為代表作。清湯鮑魚亦稱清湯氽鮑魚,是將加工后的鮑魚片片,青豆、火腿片為配,放入海碗中,用兌入作料的上好清湯沖入碗內即成。此菜靠清湯氽制,湯清味醇,鮑魚鮮嫩,是極爽口而又回味極長的佳作,頗能說明豫菜講究制湯、用湯,淡而不薄之功力所在。
你可能也喜歡:
歷史悠久的四川酒文化
全球十大最變態食物,不一樣的飲食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河南酒文化
歷史悠久的獨龍族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