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可講究了。立夏一來,有個習俗就是吃烏米飯。夏天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健脾益腎,長期食用還有延年的功能。在夏天不容易中暑,還有防止蚊蟲叮咬這一說法。那麼,為什麼要吃烏米飯呢?想知道嗎?接着往下看吧。
據說,烏米飯最早出現於唐代,那時叫“青精飯”,是道家求長生不死的食品。杜甫《贈李白》詩曰:“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葯資,山林跡如掃。”清朝詩人屈大均也有“社日家家南燭飯,青精遺法在蘇羅。”蘇羅指蘇浮山。乾隆年間《本草綱目拾遺》載有“王聖俞雲:烏飯草乃南燭,今山人寒食挑入市,賣與人家染烏飯者是也。”
關於烏米飯的來歷,各地也有許多傳說。流傳最多的就是戰國時期孫臏的故事。戰國時期,孫臏被迫害關在豬舍,老獄卒用烏樹恭弘=叶 恭弘煮出烏黑的糯米飯,再捏成豬糞樣的飯糰,偷送給孫臏吃。孫臏不僅靠這個方法活了下來,身體還很健康,最終逃出監獄。孫臏第一次吃烏米飯就是在立夏那天。
立夏吃烏米飯,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目蓮的母親在十八層地獄餓鬼道受苦受難,目蓮修行得道后,費盡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獄看望母親,但每次備了飯菜都被沿途的餓鬼獄卒搶吃一空。目蓮為了讓挨餓的母親吃上飽飯,百思不得其法,為此,經常在山上徘徊。
有一天(其時為農曆四月初八),目蓮在無奈、煩躁之中,不經意地在山上隨手摘下身邊矮樹上的恭弘=叶 恭弘子,放入嘴中無聊地咀嚼,發現這種樹恭弘=叶 恭弘香潤可口,恭弘=叶 恭弘汁烏黑。目蓮心想,如果用這種樹恭弘=叶 恭弘汁浸米,燒成烏黑的米飯給母親送去,就不會遭獄卒搶吃。於是目蓮就將採摘的樹恭弘=叶 恭弘拿回家搗碎,用恭弘=叶 恭弘汁浸米,蒸煮成烏飯後,再給母親送去。果然,餓鬼獄卒們不再爭搶,而目蓮的母親總算吃上了飽飯。目蓮也最終救母脫離餓鬼道。
另一說法是宋將楊文廣被奸臣陷害入獄,他姑婆楊八姐送飯,常常被獄卒扣下吃了,於是楊八姐想出辦法,用烏飯恭弘=叶 恭弘做飯送去,獄卒看到這種烏黑的食物就不敢吃了。
其實烏米飯的風俗由來已久,古時叫做“青經飯”,並且不只限於杭州,在浙江其他地方、江蘇和江西也有立夏吃烏米飯的風俗。
你可能也喜歡:
台州冬至吃什麼,甜咸冬至圓
潮汕人冬至吃什麼過節?
泉州特色飲食文化
淺談:香港茶餐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