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清明節北方人吃什麼過節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就成為了中國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也有特定的食俗,下面小編將介紹北方人在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

  面花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舍不得馬上吃掉。

  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洒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恭弘=叶 恭弘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恭弘=叶 恭弘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藍,三五成群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恭弘=叶 恭弘,青青鮮鮮的艾恭弘=叶 恭弘滿滿噹噹地堆在藍子里,煞是好看誘人。艾恭弘=叶 恭弘採回家后,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你可能也喜歡:
  加拿大國慶日放幾天假?
  西班牙國慶節習俗有哪些?
  解惑:保姆國慶節休息幾天?
  北京國慶節幾點升旗,你知道嗎?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