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廣東早茶的茶水以紅茶為主,取其暖胃去膩,利於消化。“早茶”作為廣東民俗的一大特色,源遠流長,背後蘊含着深厚的文化意義。那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廣東文化中的廣東早茶文化吧。
廣東早茶是一種獨特的習俗,是廣東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啊?一起吖,行咯。”(意思是:“你喝茶了嗎?沒有的話,一起去吧,走!”)飲早茶,廣東人又愛稱之為“嘆”早茶,“嘆”是廣東人發明的,意為享受的意思。
廣東人所講的嘆早茶,其實指的是到茶樓飲茶,不單單是飲茶,更重要的是吃茶點,這是廣東人的生活習慣,是廣東飲食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廣東本土文化涵養出的特色產物。你想想,悠悠然地帶份報紙到茶樓飲茶,和朋友們聊聊天兒,再吃一兩件精緻美味的點心,這絕對是一種美妙的生活享受。甚至民間還流傳着“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這樣的一句諺語。
廣東飲早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結論。只是在形式上,與現今廣東人飲早茶的茶樓相接近的是“茶館”。在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它是一個被稱“二厘館”的地方,這種館子只提供木桌板凳、一些茶水和簡單的糕點,門口掛着一個牌子,上面寫着“茶話”二字,客人可以在那裡休息、聊天、吃東西,顧客群體多是勞苦大眾。
據說,當時廣東的“二厘館”遍布大街小巷,還有一首民謠這樣唱:“去二厘館飲餐茶,茶銀二厘不多花。糕餅樣樣都抵食,最能頂肚冇花假。”再後來,清末出現的茶居則是較高檔次的“茶館”,外形類似於西關大屋;之後還有了三層樓高的茶居,始稱“茶樓”,於是有了閑句:“有錢樓上樓,無錢地下踎”(粵語,“踎”即蹲),有時,人們還拿着心愛的小鳥一起到茶樓,跟別人比一比自己的鳥如何的好,耍一耍闊少爺脾氣,飲茶只是助興而已。
飲茶之風開始風靡廣東各階層。發展到後來,茶樓會變得越來越專業化,門面裝修講究,內裡布置典雅,內容也日益豐富起來,最終也促成了廣東人“飲早茶”的習俗:“米珠薪桂了無驚,裝飾奢華飲食精。絕似生平歌舞日,茶樓處處管弦聲”。
茶點在廣東早茶中的地位就更為重要了。茶點分為乾濕兩種,干點有餃子、粉果、包子、酥點等,濕點則有粥類、肉類、龜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點做得最為精緻,賣相甚佳。如每家茶樓必制的招牌蝦餃,以半透明的水晶餃皮包裹兩三隻鮮嫩蝦仁,舉箸之前已可略略窺見晶瑩中透出一點微紅,待入口以後輕輕一咬,水晶餃皮特有的柔韌與蝦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鮮美的口感,教人回味無窮。
又如某些高級茶樓特製的燕窩酥皮蛋撻,幾層金黃酥脆的蛋撻殼內盛着嫩黃色、絲絲通透的燕窩,甫見之下已叫人食慾大動,更不用說入口以後燕窩的甜蜜柔軟與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結合,美味得讓人慾罷不能。而各色粥點,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滾魚片粥等,皆以綿軟順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魚蛋類,再以香脆蝦片、青嫩蔥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來綿糯爽甜,鮮味濃郁。
猜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酒桌上的禮儀規矩
中國“禮儀之邦”的由來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的飲酒禮儀
淺析:中國茶宴禮儀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