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煮火燒只是聽這名字便知道其中的步驟就是煮。鹵煮火燒是老北京一款有名的漢族傳統小吃,這美味程度讓人路過一家店鋪聞到味道就不禁停留下來多聞幾下。本期小編就帶你去京菜文化看看鹵煮火燒的由來。
最初的鹵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據說在清朝光緒年間,河北三河縣有位姓趙的人和如今“小腸陳”的鼻祖陳玉田的祖父陳兆恩一起賣蘇造肉。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普通人吃不起,所以他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吃鹵煮火燒的。
鹵煮火燒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輔之以多種調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口味獨特。
豬肺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煙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
豬肚中含有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可以補虛損,健脾胃。
鹵煮火燒,又名鹵煮小腸,簡稱鹵煮,是北京的一道傳統小吃,已有百年歷史。其主要原料是豬腸、豬肺、豬肝和豆腐,用大鍋滷製后,與戧面火燒一同切塊,再放入適量的腐乳、韭菜花、辣椒油、蒜泥、醋、香菜等等,從大鍋里舀一勺老湯往碗里一澆,頓時香氣四溢,待火燒變軟后即可食用。
一碗熱騰騰的鹵煮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都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還是小腸,酥軟、濃郁,滿口脂香。就是這樣一道早已街知巷聞的傳統美食,曾幾何時也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御膳”
你可能也喜歡:
京菜代表菜都有哪些,你知道嗎?
京菜的特點是什麼,你了解嗎?
京菜的清代宮廷飲食文化
京菜的飲食風俗是什麼,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