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中國快餐業起步較晚,在外來快餐文化的刺激下,中式快餐文化才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我國餐飲業的一隻生力軍。但是中國快餐業還沒有完全的達到黃金時期,只是整體上進入了成長期。一起來了解下快餐文化中,中式快餐業的發展歷程。
現代快餐在中國市場出現以來,雖然發展較迅速,但其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過程也經歷了曲折。總體來說,現代中國快餐業的發展歷程經歷了萌芽期、調整期和成長期和黃金時期四個時期。
1、萌芽期:中國快餐業的初始發育階段
從1987年快餐在中國市場上出現到1998年這10年時間是中國快餐業發展的萌芽時期,也叫發展的幼稚期。
1987年11月,肯德基進入北京,現代快餐正式進入中國。1989年12月28日,上海“榮華雞”挑簾亮相,標志著中式快餐企業正式在市場上出現。很多快餐行業先後紛紛登場,形成了傳統與現代、中式與西式、高檔與低檔快餐並存的格局,標誌中國快餐市場初步形成。
政府在宏觀方面积極推進中國快餐業的發展,國內貿易部主持召開了推進中國快餐業發展的專門會議。1993年12月2日,第一屆中國快餐業發展研討會召開,會議代表對中國快餐業發展的特點、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錢學森同志也對快餐業發展提出了重要論斷。1995年3月18日,第二屆中國快餐業發展研討會召開,會議就“八五”國家快餐科技攻關軟課題項目進行了相關探討,並對課題工作進行了部署。
萌芽期的主要特點是,快餐企業數量不多,具有一定規模的快餐企業數量更少,尚不足20家,整個行業科技含量較低,市場雖然初具規模但不穩定,進入壁壘較低,競爭者較易進入,行業法規、規章制度等還不健全。
2、調整期:中國快餐業的緩慢發展階段
1998年到2001年這4年的時間是中國快餐業的調整期。
調整期的主要特點是,有影響的連鎖經營的快餐企業數量少且連鎖化進程緩慢,產品與西式快餐及其它餐飲產品相比優勢不明顯,對影響快餐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尚未徹底解決,著名品牌中式快餐企業數量缺乏。但與萌芽期相比企業規模有所擴大,企業能力有所增強,市場佔有率提高,服務質量改善,行業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3、成長期:中國快餐業的快速發展階段
2001年以後,中國快餐業進入了成長時期。此時,中國快餐市場已基本形成,且增長速度較快。
成長期的總體特點是,中國快餐市場已經形成,市場份額、銷售額等逐年遞增,影響行業發展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技術逐漸定型,競爭形勢明朗,連鎖化、集團化趨勢明顯。
中式快餐的標準化研究取得顯著成效。連鎖經營發展迅速。現在大多數有影響力的快餐企業都採用連鎖經營的方式經營,並採用現代管理技術和管理軟件對連鎖店進行管理,克服了與連鎖店之間信息交流障礙的問題。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國也毫無例外地受到波及,經濟危機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餐飲業雖然屬於內需市場主導型產業,與外向型比重較大的製造業相比,經濟危機對我國餐飲業的影響較小,但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最近幾年餐飲市場增幅較前幾年會有所下降,餐飲市場會出現一個相對平緩的過渡期,中國快餐市場亦是如此。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一些在產品、服務、成本、資金流等方面缺乏市場競爭優勢的中式快餐企業,有可能陷入困境,發生虧損,甚至不得不關門,而那些產品好、服務好、成本低、市場口碑好的中式快餐企業則基本上是不受影響的。在這種優勝劣汰的環境下,有利於中國快餐市場的資源重新配置,存活下來的企業能夠得以更好地發展。隨着經濟危機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中國快餐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已悄然來臨。
4、黃金時期:中國快餐業的逐漸繁榮階段對於黃金時期這個概念,目前尚沒有準確的定義。本文認為,黃金時期應該就是“成長期和成熟期的過渡時期”,即成長期基本完成,尚未進入成熟期的那個時期。
中國快餐業在經歷了20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后,中國快餐業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這是因為:快餐從產生之日起,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就在不斷髮生變化。快餐由於其價格較低,起初主要是供廣大藍領階層解決溫飽問題;隨着社會的發展,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用餐時間,廣大白領階層也選擇了方便、快捷的快餐食品;廣大白領、准白領階層出於對健康的考慮,飲食亦逐漸從酒桌轉向營養豐富的快餐食品,快餐在人們生活中佔據着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總之,中國快餐業產生至今,總體發展趨勢良好,適應了社會發展要求,快餐業得以持續發展,市場穩步增長。雖然快餐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挫折,並經歷了一段調整期,但這並沒有影響快餐業的整體發展方向,同時,調整期也讓中國快餐業更深刻地認識到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識並解決這些問題會讓中國快餐業更好的發展。
你可能會喜歡:
珠海茶文化,你知多少?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去湖州必點的湖州特色菜
吃貨必看:蘭州牛肉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