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把幾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張的米皮切成細條,拌上特製的辣椒油、醋和鹽,加上芹菜丁和豆芽、黃瓜絲等小菜,一碗碗看來紅通通、吃來“筋、薄、細、軟”、涼爽可口的秦鎮米皮就可以上桌食用了。想吃嗎,先來了解下,本期飲食文化為你介紹。
秦鎮米皮,是用大米磨漿蒸成。是陝西省着名的漢族小吃。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陝西關中一帶大旱,灃河缺水,稻穀枯萎,农民只好在田裡挖井澆地,好不容易打下的糧食儘是稗秕。碾出的大米質量太差,百姓無法向朝廷納供大米,有個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米粉,蒸出米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秦鎮每年的貢品只獻米皮,這樣就形成了久負盛名的美食。
秦鎮米皮用產於戶縣灃河西岸的一種秈米製成。製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漿和蒸制。米皮通常涼食,所以也叫涼皮。師傅當著顧客的面。
長期以來,在關中地區流傳着“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的俗語。可見,秦鎮米皮很早以前就與乾州鍋盔、岐山臊子面齊名為關中地區三大着名麵食。
秦鎮,即秦渡鎮,是戶縣最東邊的一個鎮,《詩經》中的“既伐於崇,作邑於豐”,即為此地,曾先後定名為豐邑、豐京,史稱“豐京盛地”。後秦時期,姚興皇帝常率文武百官從京城長安赴草堂寺聽鳩摩羅什講經說法,為方便往來,專門在灃河西岸設置了一個渡口——“秦渡”。《古今圖書集成》101冊有“秦渡,即古豐地,灃水之西岸,豐舊城在焉”的記載。宋《長安志》即有“秦渡鎮”地名稱謂,並一直沿用至今。宋元時代已略具城鎮雛型。明代史書有關秦渡鎮的記載:“輻輳繁盛,晉豫客商較多”[1]。
《詩經·二雅》里的《七月》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的記載,《豐年》有“豐年多黍多稌”的記述;《生民》有“或舂(舂米)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淘米聲),丞(蒸)之浮浮(蒸飯時熱氣上升的樣子)”的描述,《丞民》有“柔則茹(吃)之,剛(硬)則吐之”的飲食吃法,《公劉》有“乃里餱糧(揉面蒸餅備乾糧)”,至於用稻米釀酒食用的歷史更是散見於《信南山》、《六月》、《甫田》、《魚藻》渚篇中。
周秦歷史相連,自然產生了秦鎮“蒸干會”和李十二的故事。秦時(公元前221—前207年)朝廷在咸陽設內史,兼治三輔。三輔,包括關中各縣和商雒一部分地區,戶縣屬內史管轄。
秦鎮即秦渡鎮,位於西安戶縣灃河西岸,這裏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盛產優質稻穀。用這裏出產的稻穀磨漿製成的米麵皮子,以色白光潤、筋薄細軟、柔韌爽口而着稱。
秦鎮的米麵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秦鎮人自稱他們製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別人學不去的,所以秦鎮米麵皮的味道別人也就無法相比。秦鎮米麵皮和漢中米麵皮的區別主要在軟硬和調料上,秦鎮的米麵皮比漢中米麵皮要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中年人。在西安,秦鎮米麵皮經營者也很多,有小攤小店經營的,更有開大店經營的。
你可能也喜歡:
盤點:秋季健康飲食小常識
解說:雪蓮花的功效與作用
朱洪武豆腐,與皇帝同名的美味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