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食禮斯文 孔子吃飯規矩多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儒家創始人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但他生活的時代,周王朝的統治已是名存實亡,社會矛盾重重,說是“禮崩樂壞”不為過,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修行的孔子,樹立“禮”為其政治思想核心和精神追求之一,並积極結合實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運用。

  那麼就讓飲食文化為你介紹,孔子《論語·鄉黨篇》中對“食禮”提出了哪些要求,在日常飲食的時候,他有哪些必須要遵守的規矩呢?

孔子吃飯

  第一、“食饐(音:義)而餲(音:愛),魚餒而肉敗,不食。”
  “饐”、“餲”兩字的意思是我們所吃的糧食已超過它應有的保質期和保存期;魚、肉腐爛變質不可食。放置時間過長或腐爛變質的食物常含有許多致病菌或致癌物質——亞硝酸鹽,人吃了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適,甚至有罹患癌症的風險。

  第二、“色惡,不食。”
  食物改變原來的顏色,說明已經變質或從內部開始腐爛了。因此,這樣的食物不可食。

  第三、“臭惡,不食。”
  有些食物氣味已臭不可聞,這是食物受微生物的作用而發生腐敗變質后,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食品中油脂酸敗,產生臭氣味,食後會引起食物中毒。這樣的食物絕不可食。

  第四、“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古代祭祀典禮都要用豬、牛、羊為祭品,稱為“三牲”。這些祭品要在祭壇上放置到第二天才可以被拿下來。如果這些祭祀用肉超過三天,即不可食之。

  第五、“沽酒市脯,不食。”
  這是指的是從街市上買來的酒和熟肉、干肉,質量不讓人放心,故亦不食。這和我們當前食品質量信任度降低相似,從假酒、瘦肉精、地溝油,到三聚氫胺摻入牛奶、濫用各種食品添加劑等等,讓人對食品安全產生過多疑問。“沽酒市脯”還應慎食。

  第六、“失飪,不食。”
  是指烹飪的食物不是火候不足,夾生、未熟,就是火大熟過頭了。過猶不及均不符合飲食營養的要求,故在孔老夫子看來,這樣“失飪”之物不宜食。

  第七、“不時,不食。”
  孟子曾對孔子飲食有規律稱讚有加,曰:“聖之時者也”。意思是,孔子吃任何食物都要注意節氣時令和具體時間。這裏所說的“時”,一是指一日三餐的具體時間,另一是指具體的時令節氣。一日三餐,都應按時按點,沒到吃飯時間不吃。注意食物的時令節氣,已過季節的果蔬不食。

  第八、“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儘管餐桌上各種美味的肉類非常多,誘人而垂涎欲滴,但還應有所節制,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種類的食物的比例,不能讓肉食總量超過主食總量。這一點,符合以五穀為主食的我國國情和飲食養生的要求,以素食為主,葷素搭配,“肉雖多”,也不可恣意肆食,到頭來,弄個“三高”,大腹便便,悔之晚矣。

  第九、“不撤姜食,不多食。”
  孔子一年四季飲食不離姜,他有每次飯後嚼服姜數片的飲食習慣。生薑亦食亦葯,自古就被養生家視為保健良藥。民間亦流傳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的諺語。但孔子對姜“不多食”,生薑吃多了,反而對身體不利。

  第十、“不得其醬,不食。”
  在孔子那個年代,燉肉時都要放上些各式各樣的醬,不同食物的烹飪也要搭配不同種類的醬。孔子對“不得其醬”的食物不食。

  第十一、“割不正,不食。”
  這一條有多種解釋,有的說肉割得不方整;有的說不按部位宰割;有的說不按先割后切的規範操作,都歸為“割不正”。這一條可能是對於飲食禮儀而言。

  第十二條、“食不語,寢不言。”
  這條符合飲食養生要求。凡是吃飯、睡覺時候,都不要說話。吃飯時叨叨絮語,大聲喧嘩,既不文雅,也有悖飲食衛生,影響進餐,不利消化。當然,吃飯時也不是絕對不讓說話,還是少說為佳。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