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處暑為什麼要吃鴨 養生原則有哪些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處暑是第14個節氣,而為了迎接處暑的到來,人們在民間會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活動,其中之一就有吃鴨,那麼處暑為什麼要吃鴨呢?處暑有哪些養生原則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處暑為什麼要吃鴨 養生原則有哪些

  處暑為什麼要吃什麼要吃鴨
  
處暑之所以要吃鴨,是因為處暑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飲食調養應以預防燥邪傷人為主。這個時期的飲食應該遵循潤肺健脾的原則,而鴨子味甘性寒,具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定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利水消腫之功效,可主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症。民間認為鴨子是“補虛勞的聖葯”。因此鴨子是非常適合處暑之際吃的潤燥食物。

  處暑養生原則
  
多睡一小時
  處暑節氣天氣由熱轉涼,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因此,從養生的角度來看,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
  所以,每天增加睡眠一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睡,可以讓人精神飽滿,並且在冬天來臨之前儲存能量,養精蓄銳。因此,大家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着,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之後,早晚溫差大,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
  所以,大家對於飲食要引起重視,此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等。此外,要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癥狀。

處暑為什麼要吃鴨 養生原則有哪些

  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捂秋凍”,大家在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恆定,一般在攝氏37℃左右。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

  調節作息化解“秋乏”
  隨着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賴床不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建議晚上22點前入睡,早晨6點左右起床即可。當然,如果能再早一點入睡,就更好。

  注意腹部保暖
  處暑節氣過後,天氣漸涼,人們也開始從防暑降溫逐漸過渡到防寒保暖上來。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

處暑為什麼要吃鴨 養生原則有哪些

  多開窗少開空調
  只要室溫不高就盡量少開空調,多開窗,讓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另外,室內可以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恭弘=叶 恭弘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要堅持運動
  無論是哪個季節,簡直運動絕對是沒有錯的。入秋之後鍛煉的好處在於,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