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迎接霜降的到來,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在這些不同的習俗中,有一個習俗是吃柿子,那麼在霜降的時候為什麼要吃柿子呢?吃柿子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霜降為什麼吃柿子
因為柿子的最佳成熟時期在霜降前後,有諺語為證:“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時節的柿子個大、皮薄、汁甜,可謂達到了全盛狀態,營養價值高,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碘、鈣、磷、鐵等礦物元素。假如一個人一天吃一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能有效補充人體養分及細胞內液,起到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碘,能治療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柿子中的有機酸等有助於胃腸消化,增進食慾;柿子能促進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幫助肌體排泄酒精,減少酒精對肌體的傷害;柿子還有助於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並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吃柿子可以清熱潤肺,還可補筋骨,同時還有祛痰鎮咳的功效,是非常適合秋天吃的水果。另外,民間還有說法認為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還有些地方的民俗認為,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說起霜降吃柿子,其實與朱元璋有關,據說他小的時候家中十分貧困,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年霜降節,已經两天沒飯吃的朱元璋餓得兩眼發黑,突然在一個小村莊里看到一棵柿子樹,上面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朱元璋飽飽地吃了一頓柿子大餐,才得以活命。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有一年霜降領兵再次路過那個小村莊,發現那棵柿子樹還在,他將其封為“凌霜侯”表示感謝。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后,就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吃柿子的注意事項
1、空腹不能吃柿子
因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但會愈積愈大。
如果胃柿石無法自然被排出,那麼就會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癥狀。如果胃“有底”的話,就可避免胃柿石的形成。
2、柿子皮不能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時咀嚼柿子皮比單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脫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脫澀工藝不完善時,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3、糖尿病人勿食
柿子中因含10.8%的糖類,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即屬此類),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是有害的。
4、別吃太多
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素不能被利用,故而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缺乏。
又因為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量的蘋果、生梨更有飽腹感,從而會影響食慾,並減少正餐的攝入。一般認為,不在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不超過200克為宜。
5、吃后漱口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膠,吃柿子后總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別是在牙縫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對牙齒造成侵蝕,形成齲齒,故而在吃柿子后宜喝幾口水,或及時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