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人蔘常特指人蔘根,被視為百葯之王,有5000年的使用歷史。中國東北特別是吉林省有廣泛種植,凡種植過人蔘的地方10多年寸草不生,人蔘對土壤中各種養分吸收的霸道由此可見。人蔘生長至第4年才開花結果,但現在人們為了追求快速效益,往往在人蔘(尤其是西洋參)生長到兩三年時便挖出人蔘根出售,很難見到人蔘花蕾。
醫學界日前在證實人蔘的藥用價值的同時,得出一項驚人發現,那就是,人蔘最有價值的部分並不是人蔘根,而是人蔘花蕾,後者的藥用價值遠遠超過人蔘根。
美國《明報》12月9日頭版頭條報道,歐洲著名的生命科學研究院LAT一項歷時近20年對上萬種草本植物的研究證實,被東方人認為藥用價值極高而視之為神秘植物的人蔘,藥用價值最高的部分並不是人蔘根,而是人蔘花蕾。人蔘花蕾的總皂甙含量超過人蔘根5倍以上,偏偏少含導致人上火的人蔘皂甙Ro,特別意外的是,人蔘花蕾竟然含有幾種人蔘根所沒有的獨特成分,它們正是科學家尋找了30多年的能促進人體細胞C-C平衡從而對人體健康有重大調節作用的物質。
據報道,人蔘的藥用價值來源於其中的各種人蔘皂甙。LAT負責人、慕尼黑大學藥劑學博士Dr.ChristaTittle介紹,可提升人體免疫力,並抑制癌細胞成長的人蔘皂甙Rd含量高達2.77%,是人蔘根的13.85倍;能保護細胞膜和防止細胞老化,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和血糖,提高肝細胞蛋白質和DNA合成,顯著抑制宮頸癌細胞生長的人蔘皂甙Re含量是人蔘根的14.7倍。人蔘花蕾中所獨有的對於人體抗疲勞、抗衰老的Rm7cd,比人蔘根高10倍多。人蔘花蕾中幾乎不含有導致人上火的皂甙Ro.特別意外的是,人蔘花蕾竟含有獨特的人蔘花蕾9肽和人蔘花蕾11肽,均屬於小分子肽,可以被人體100%吸收,被稱為校正肽,能夠迅速而準確地識別人體細胞內的各種C-C平衡。美國著名生理學家Sutherland研究發現,細胞中存在兩種特殊物質:cAMP和cGMP,即環磷酸腺苷和環磷酸鳥苷,二者相互作用維持細胞代謝平衡,使人體保持健康狀態。1971年Sutherland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在我國,人蔘常特指人蔘根,被視為百葯之王,有5000年的使用歷史。中國東北特別是吉林省有廣泛種植,凡種植過人蔘的地方10多年寸草不生,人蔘對土壤中各種養分吸收的霸道由此可見。人蔘生長至第4年才開花結果,但現在人們為了追求快速效益,往往在人蔘(尤其是西洋參)生長到兩三年時便挖出人蔘根出售,很難見到人蔘花蕾。人蔘每年都要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土壤中冬眠7個月,於次年5月開始蘇醒。隨着人蔘的再生髮育,人蔘中的養分效能集中地由根、莖緩緩輸送至花蕾中,在5月中下旬開花之前將花蕾採下,這時的人蔘花蕾似乎集中了人蔘的大部分精華。
專家建議人蔘種植者應該盡可能等待人蔘生長4年後再採收,以便採摘人蔘花蕾。生長4—6年的人蔘根,人蔘皂甙含量高,藥用價值大。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吃什麼可緩解地溝油在人體里毒素?]]
[[編輯推薦:享受三餐 八種美食最養性]]
[[編輯推薦:刮油食物排行榜 山楂助消化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