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的功效與作用,松子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乾果類零食。身材小巧討喜,口味也是眾人皆愛。松子還具備很好的抗老功效,是女性平日里最適合的零食之一。松子中的脂肪成分主要為亞油酸、亞麻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有軟化血管和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老年人常食用松子,有防止因膽增高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另外,松子中含磷較為豐富,對人的大腦神經也有益處。它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便秘、風濕性關節炎、神經衰弱和頭暈眼花患者,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松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新羅松子,為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從古至今,人們普遍喜食。明代的《本草經疏》中指出,“松子味甘補血。血氣充足,則五臟自潤,發黑不飢。仙人服食,多餌此物。故能延年,輕身不老”。故被譽為“長生果”。
據現代科學分析證實,松子仁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每百克可食部含蛋白質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鈣78毫克,磷236毫克,鐵6.7毫克。
松子作為藥用,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歷代“本草”均有論述。如《開寶本草》認為,松子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散水氣,調五臟,不飢”。《本草綱目》認為,松子能“潤肺,治燥結咳嗽”。據歷代醫藥文獻資料記載,松子又常被中醫用作滋補強壯藥物使用。它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便秘、風濕性關節炎、神經衰弱和頭暈眼花患者,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在我國民間驗方中,有不少就是用松子治病的。如用松子仁1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可用於治療老年人體虛便秘;用松子仁10~15克,當歸、桂枝、羌活各6克,加黃酒和水等量合煎,每日1劑,分2次服,可治風濕性關節炎。
首頁
12尾頁
編輯:wu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