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大蔥下鍋炒 小蔥蘸醬吃

  摘要:大蔥和小蔥都富含蔥蒜辣素(也稱大蒜素)和硫化丙烯,一方面能除腥增香、刺激消化液分泌,讓人食慾大增;同時辣素還有較強的殺菌功效,促進汗腺、呼吸道和泌尿系統中相關腺體的分泌,因此與姜、紅糖一起熬製成的“蔥姜水”是治療風寒感冒的一劑中藥。

  “一天一棵蔥,薄襖能過冬”,寒風日緊,開胃又祛寒的蔥成為了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常見的蔥有大小之分,北方以大蔥為主,多用於煎炒烹炸,以山東大蔥為例:皮厚恭弘=叶 恭弘肥,有的長有一米、重達兩三斤,其豪壯氣勢從“雞腿蔥”、“大梧桐”的名稱上也可見一斑。大蔥爆腰花,大蔥扒羊肉,大蔥燒海參……大蔥像一個常入廳堂的大家閨秀,在菜單上頻頻登場。南方多產小蔥,又叫香蔥,與山東大蔥對應,廣州的小玉蔥頗具南方特色:細小如線,柔嫩水滑。
 
  小蔥則像小家碧玉、默默輔佐各種菜色,拌豆腐、佐清湯、下麵條……一般都是生食或拌涼菜用。民間有“香蔥蘸醬,越吃越壯”的說法。

  而營養上來講,小蔥的蛋白質、礦物質和胡蘿蔔素含量相對較高:每100克中,小蔥含鈣72毫克、大蔥僅含29毫克,小蔥含胡蘿蔔素840微克、大蔥僅為60微克。

  大蔥和小蔥都富含蔥蒜辣素(也稱大蒜素)和硫化丙烯,一方面能除腥增香、刺激消化液分泌,讓人食慾大增;同時辣素還有較強的殺菌功效,促進汗腺、呼吸道和泌尿系統中相關腺體的分泌,因此與姜、紅糖一起熬製成的“蔥姜水”是治療風寒感冒的一劑中藥。

  不管南北,人們在做菜時愛用大蔥熗鍋,因為在高溫油中,蔥中的硫化丙烯快速揮發,散發特殊濃香,但是,比起涼拌或生吃來說,這種做法破壞了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所以,用蔥煎、炸的時間要盡可能短;相比而言,菜起鍋之前灑上一點蔥花,可以讓營養、美味兩不誤。需要注意的是,蔥雖營養可口,但腸胃潰瘍的人還是應少吃。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給燒餅油條族的忠告]]

  [[編輯推薦:哪些維生素有助大腦發育?]]

  [[編輯推薦:牛奶奇怪且健康的吃法]]

編輯:wu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