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低鈉鹽更健康

  摘要:普通食鹽中98%以上為氯化鈉,而低鈉鹽則是用代替一部分氯化鈉,從而減少鈉的攝入量。鉀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飲食中鈉攝入量與鈉鉀比例是影響人群血壓水平及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與鈉相反,適量高鉀有降血壓、保護血管壁的功能。而且從口感上與氯化鈉接近,所以食用低鈉鹽並不影響菜的味道,可謂一舉兩得。

  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有“百味之王”的美稱,但高鹽飲食卻是高血壓發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所以鹽不能多吃,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每人每天5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為不超過6克。

  但實際上,大部分人們不能接受按此標準製作的菜肴。
 
  一是由於人們長期習慣了食鹽對味蕾的刺激,每天6克的標準會使得菜肴變得非常清淡,人們會覺得難以入口,沒有食慾。其次,老年人的味蕾傳導效應變低,對味覺刺激不敏感而造成食物“沒有味道”。所以有些老年人反而更容易吃過多的鹽。那麼,怎麼能既讓菜肴鹹淡可口,又能減少鈉的攝入?低鈉鹽應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普通食鹽中98%以上為氯化鈉,而低鈉鹽則是用代替一部分氯化鈉,從而減少鈉的攝入量。鉀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飲食中鈉攝入量與鈉鉀比例是影響人群血壓水平及高血壓的重要因素。與鈉相反,適量高鉀有降血壓、保護血管壁的功能。而且從口感上與氯化鈉接近,所以食用低鈉鹽並不影響菜的味道,可謂一舉兩得。

  在人們日常飲食中,普遍存在鈉攝入量偏多而鉀攝入量偏少的現象,美國“全國高血壓教育工程”推出一個飲食降壓指南,稱之為“用加法替代減法”,即增加含鉀、鎂、鈣的物質攝入,有利於血壓的控制。從預防角度講,糾正人們現在高鈉低鉀的飲食狀態,低鈉鹽也比較適合。需要注意的是:低鈉鹽中也有鈉,吃時也不應過量。特別是腎功能不全患者,此類人群攝入過多的鉀,會無法順利排出體外。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給燒餅油條族的忠告]]

  [[編輯推薦:哪些維生素有助大腦發育?]]

  [[編輯推薦:牛奶奇怪且健康的吃法]]

編輯:wu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