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相關人士介紹說,棕櫚油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50%,營養品質比豬油還差。當溫度降低時,它會與豬油一樣凝結成白色固體。長期食用棕櫚油會造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導致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近期,有關媒體就洋快餐中的反式脂肪酸能導致動脈硬化作了相關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人對此極為關注。麥當勞、肯德基使用的是棕櫚油,而有專家指出,棕櫚油是植物油中品質最差的一種,它含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不利於人體健康。
棕櫚油用途很廣泛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有關負責人說,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中榨取出來的,它被人們當成天然食品來使用已超過五千年的歷史。棕櫚油在世界上被廣泛應用於烹飪和食品製造。它被當作食油、鬆脆脂油和人造奶油來使用。從棕櫚油的組合成分來看,它的高固體性質甘油三脂含量讓食物避免氧化而保持穩定。另外,棕櫚油也適合炎熱的氣候,因而成為麵包和糕點的良好佐料,受到食品製造業的喜愛。此外,棕櫚油還可用來製造肥皂以及其他許多種類的產品。
棕櫚油使用有標準
棕櫚油有幾種標準分別用於不同的領域:四五十攝氏度的高溶點棕櫚油適用於肥皂、化妝品等工業;三十來攝氏度溶點的棕櫚油適用於人造奶油、代可可脂;24攝氏度溶點的棕櫚油一般用於餅乾、泡麵及其他副食品的煎炸;12攝氏度及更低溶點的棕櫚油,是有一定營養價值的食用油。不過目前市場上的棕櫚油一般是24攝氏度溶點的棕櫚油,不適合長期家庭使用。
常吃棕櫚油有害處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相關人士介紹說,棕櫚油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50%,營養品質比豬油還差。當溫度降低時,它會與豬油一樣凝結成白色固體。長期食用棕櫚油會造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導致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棕櫚油油品中最差
脂肪酸主要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三大類。動物油脂和植物油中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它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及“甘油三脂”是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成分。棕櫚油是所有大宗植物油中品質最差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是最高的,比豬油(43%)的還高。而其他植物油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棕櫚油的低多了,葵花油為11%,黃豆油為15%,花生油為19%,而低芥酸菜籽油的僅為7%,是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越高,營養價值越低。
教你一招
針對國內一些企業將棕櫚油摻入食用油中以次充好的做法,業內行家提醒廣大消費者:辨認食用油中是否含棕櫚油的方法非常簡單,可以利用其不耐低溫的特性,在夏天時,將食用油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於10度),一旦發現有白色凝固體,說明食用油里就含有棕櫚油;冬天室外溫度較低,如果出現了凝固體,也說明油里摻有棕櫚油。一些賣食用油的商家在天氣快變冷時打折銷售,就是怕摻有棕櫚油的食用油(調和油居多)隨着溫度降低而露餡兒。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居家女人須知鹽的妙用]]
[[編輯推薦:選擇調味料也有講究 油鹽醬醋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