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雞精,其實沒“雞”什麼事兒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媽媽炒菜開始用雞精取代味精的時候,我的年齡還比較小,還不懂雞精到底跟味精有什麼區別,也不知道為什麼媽媽從此之後只用雞精而不用味精了。雖然多年來,很少用雞精或者味精炒菜,但仍依稀記得小時候常常拿着雞精聞其味,的確,雞精所散發的香氣跟雞湯的香味有些相似。可是,當我了解了雞精和味精之後,才明白,原來雞精跟雞沒什麼關係。

  想要深入雞精,先來了解一下味精吧。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一種可以提供“鮮味”的物質,廣泛存在於生物之中。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有這樣一篇報道:某位食客吃過中餐之後,大約過了15~20分鐘,頸部開始有麻木感,接着雙臂也有感覺,又擴散到背部,這種感覺大約持續了2個小時。有關學者將他稱之為“中餐館併發症”,並且把矛頭指向了“味精”。這個故事通過口口相傳,幾乎盡人皆知,也引起了食品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可是由於缺少依據,“中餐館併發症”在當時並沒有得到科學家們的證實。

  一直以來,對於味精的爭論從沒停止過。可是至今都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味精存在安全危害。人們本着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所以仍有很多人相信味精的確存在所謂的安全問題。

  “雞精”,的確是非常成功的一種食品調料,廣告做的也相當成功,最主要的還有這名字,媽媽總認為,雞精就是雞的精華。雞精的存在,着實讓味精備受顧客的冷落。

  其實,很多人都誤解雞精了。雞精,跟雞沒什麼關係,倒是跟味精關係不一般。

  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鈉,比較單一,而雞精不僅含有味精,還含有其他多種添加劑,屬於一種複合調味料。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含量在80%~99%,雞精中的谷氨酸鈉只佔40%左右,其他60%主要是增味核苷酸、糖、澱粉、其他香料,也可能會含有雞肉粉或雞油,但畢竟這兩種成分成本比較高,而生產商又想降低成本,所以,很難說雞精裏面含有這兩種成分。

  雞精中所散發出的雞湯的香氣來源於什麼呢?原來,這種“雞湯味”是來源於雞味香精。雞味香精跟雞也沒什麼關係,屬於添加劑一類。

  我們不能簡單的說雞精好或是味精好,其實兩者都有它的優勢和劣勢,關鍵是看個人喜好了。其實我不太提倡食用雞精和味精,因為生產味精的過程中用水量是非常大的,一點兒都不環保,而且,我們體內並不缺少谷氨酸鈉,雞精和味精的貢獻在於它能產生“鮮味”,若是對口味沒什麼要求的話,雞精和味精還是少吃的好。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