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但對於味精的危害,很多人都不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道菜中味精的含量不應超過0.5毫克,這樣才能減少味精的危害。那麼,味精對人體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抑制神經
在味精中其主要的成分是谷氨酸鈉,味精進入人體后在消化的過程中,還會分解出谷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后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如果一次性味精攝取量過多的話,就會幹擾神經系統的自然規律。除此之外,如果患者的體質比較敏感的話,還有可能會導致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情況,如果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會誘發出現焦躁、心慌意亂的癥狀。
2.妨礙骨骼發育
專家建議,對味精的攝取量一定要嚴格的控制,特別是對於小兒來說對味精的攝入量更是要嚴格的控制數量。因為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從而妨礙骨骼發育,這對兒童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並且在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幼小的小老鼠、小雞受味精的傷害最嚴重,會破壞腦神經和視神經。因此家中有小兒的父母要注意,在烹制食物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控制味精的放入,以免危害兒童的大腦以及智力的發育。
3.缺鋅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味精的危害,如果讓孩子過量的攝取味精,會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同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特別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時就會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最終導致人體出現缺鋅的情況。
鋅對人體來說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首頁
12尾頁
編輯:wuya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