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餐餐吃豆傷腎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摘要:總體來說,豆類的營養非常豐富,脂肪含量很低,是很好的健康食品。只不過,除了各種各樣的豆子以外,豆製品種類也很多,容易造成食用過量,大家應該有所警覺。

  台灣“台視新聞”網站近日一篇報道指出,因為納豆營養豐富,一位40多歲的男子將其當作了保健聖品,連續兩個月,餐餐有豆,結果誘發“急性痛風”被送進醫院。經檢查,其血液中的尿酸值超過正常人的兩倍。

  納豆是一種大豆的發酵食品,由小粒黃豆經納豆菌發酵而成。納豆菌具有強大的調整腸胃的作用,裏面還有一種叫“納豆激酶”的成分,能起到預防腦梗塞、心肌梗死、高血壓等功效。此外,納豆中大豆異黃酮含量非常高,對女性更年期綜合征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不過,豆類食品,如紅豆、黃豆、綠豆、黑豆、納豆、豆芽及豆腐、豆漿、豆腐乾等大都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及嘌呤(有機化合物,在人體內,嘌呤氧化而變成尿酸)等物質,這是造成痛風,甚至是腎臟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

  豆類中的蛋白質為植物蛋白,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后經過代謝,大部分都會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但如果豆類吃得過於頻繁,就會導致體內植物蛋白含量過高,產生的含氮廢物也隨之增加,從而加重腎髒的代謝負擔。對於腎臟排泄廢物能力下降的老年人來說,尤其應該控制豆類的食用量。一般來說,一周吃兩次就足夠了。如果是糖尿病和腎病患者,當出現尿素氮瀦留時,則不宜食用豆製品。

  很多人都知道海鮮和火鍋湯中含嘌呤較多,其實,豆類製品中的嘌呤含量也較高。患有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最好不要多吃,否則很容易誘發“急性痛風”。尤其是痛風發作期間,應該完全禁食豆類;即使在緩解期中,也要有所限制,每周食用最好不要超過1次。

  此外,很多人吃了豆類后,都會有一定的腹脹,甚至腹瀉等現象。這是因為其中大量的蛋白質會在人體內引起消化不良,還會阻礙鐵的吸收。因此,患有急性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人要忌食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總體來說,豆類的營養非常豐富,脂肪含量很低,是很好的健康食品。只不過,除了各種各樣的豆子以外,豆製品種類也很多,容易造成食用過量,大家應該有所警覺。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冬季飲食 補腎試試栗子白菜湯]]

  [[編輯推薦:不要用維生素C替代蔬菜]]

  [[編輯推薦:玉米奶能增強記憶力]]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