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納豆作為一種發酵食物,的確有它的優點,例如其中的益生菌、大豆激酶、大豆異黃酮、維生素、礦物質,而且保留了大豆中的絕大多數營養物質,不失為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但是,目前的很多宣傳把納豆的功能有些誇大,很多機構將納豆推薦為溶血栓、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治腹瀉的“靈丹妙藥”,甚至有些消費者認為納豆可以替代藥物,來治療疾病,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實,食物的營養價值再高,也不能替代藥物。
最近不少人問我一些關於納豆的問題,廣播、電視和網絡上的廣告,把納豆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總結出了十幾項納豆的神奇功效:強效溶解血栓;防止骨質疏鬆;抗菌、消毒;預防高血壓;抑制高血糖;防止腦細胞老化;降低膽;調整腸道功能;抑制腫瘤作用;改善消化系統;抑制O-157大腸桿菌;提高免疫功能;美容肌膚……
那麼,納豆真有這麼神奇嗎?它是治百病的妙藥,還是普通食品呢?
■在日本納豆如同中國的腐乳
納豆是來自日本的一種傳統食品,在日本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納豆最初是利用稻草上自然的枯草菌發酵,在寺廟的廚房製造,因為寺廟的廚房叫“納所”,所以叫納豆。納豆當時是素食的僧侶們重要的營養來源,也是日本皇室、僧侶、貴族、武士經常食用的食物。
納豆是以黃豆為原料,以納豆枯草芽苞桿菌發酵而成的一種食品。納豆對於日本人,犹如腐乳對中國人。同樣是豆製品,同樣散發強烈味道,同樣需要微生物的發酵,同樣是有人很喜歡,有人碰都不碰。納豆在日本很流行,千年來,日本家庭從上到下口耳相傳納豆的好處:不會感染肺結核、喝酒時吃它就不醉、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有好處、能治痢疾等。1905年日本北海道大學的池村博士,從土壤中分離出納豆菌種。試驗后發現其品質大大優於用稻草上的菌種生產的納豆生產,擺脫了使用稻草上的菌種生產納豆的歷史。以後,隨着專用納豆菌種的使用,納豆的品質越來越好,納豆的功效和保健作用才越來越顯現,從此開創了納豆從營養食品到具有藥效和功效的微生態、健康食品的新時代。上個世紀80年代,納豆熱潮席捲全球。1986年,日本生理學教授發現納豆中含有天然的血栓溶解酵素,並命名為納豆激酶。日本人還成立了“日本納豆激酶協會”,並給納豆激酶的含量規定了相應標準。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夏季多吃蠶豆促進腸蠕動]]
[[編輯推薦:豆腐顏色五花八門 養生食療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