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恭弘=叶 恭弘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平,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流傳一種錯誤說法:牛奶不能和豆漿一起喝。
究其理由,一種說法原自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製劑”,它會妨礙其他食物中蛋白質的吸收。但豆漿中胰蛋白酶抑製劑經煮沸加熱失活了,也就不會妨礙牛奶中蛋白質的吸收。
另一種說法則來自於“蛋白質浪費”。但只要細細分析,就能找出漏洞。
首先,一袋牛奶含有的蛋白質,按2。9%的國家標準計算,250克牛奶不過是區區7。3克,只相當於輕體力活動成年男性一日蛋白質推薦供應量的10%,女性推薦量的11%。豆漿的蛋白質含量通常為2%,一大碗300毫升的豆漿,不過含蛋白質6克。牛奶與豆漿相加,僅相當於一日蛋白質攝入量的20%,怎麼能算是過量呢?
一袋牛奶,一大碗豆漿,加上兩片麵包(約相當於60克麵粉),總共可提供19克蛋白質。按照平衡膳食的原則,早餐應當提供1/3的優質蛋白,應當是22~25克。可見,所謂牛奶加豆漿造成蛋白質營養過剩之說,根本不成立。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成分:
牛奶中富含鈣,而豆漿中鈣相對較低,更富含鉀鎂;牛奶中維生素A豐富,而豆漿中不含有這種營養素;豆漿中維生素E和維生素K較多,而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比較少;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牛奶中含有少量飽和脂肪和膽,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以及降低膽吸收的豆;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的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牛奶和豆漿的營養不僅不會疊加而損失,反而會因為互補而加強。從補鈣而言,牛奶中有大量的鈣,以及維生素D和乳糖,如果得到豆漿中的維生素K和鉀鎂的幫助,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鈣利用率。對於更年期的婦女來說,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在飲奶補鈣的同時延緩鈣流失,起到雙管齊下的作用。
從預防心血管疾病來說,牛奶中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豆漿中的恭弘=叶 恭弘酸、維生素E、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協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同半胱氨酸水平,起到最佳的防病效果。
所以,奶類和豆漿是最佳的營養飲料配合。早餐可以兩者同飲,或在飲豆漿之後,用牛奶或酸奶作為上午的加餐。
[[編輯推薦:夏季飲食 涼拌四類蔬菜的秘訣]]
[[編輯推薦:都市白領的10個最佳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