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豆製品會不會導致性早熟的問題,起因就在於一個年僅6歲女孩晴晴發現有性早熟問題,經初步估計是由於連續好幾年外婆天天給她吃豆腐、豆腐乾等等豆製品。
根據一些分析者的分析最後懷疑是豆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所導,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雌激素,可以作為雌激素替代物促進成骨細胞生長而擾亂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容易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性早熟。那這個分析結論到底正確與否呢?
按照分析的定論,難道說吃豆製品就等於吃雌激素?豆製品真的會導致性早熟?針對這個問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卞華偉說,“如果豆製品真有這麼大的作用,那就不會僅僅是食物這麼簡單了,早在以前就被醫學界拿來當做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醫療手段了。”他還告訴我們,如果只是單純性的吃豆製品是不會導致性早熟的。
豆子再好也只是“類雌激素”
在大豆以及一些大豆的製品當中的確是含有一種植物雌激素,又叫“類雌激素”,但“類雌激素”畢竟不是雌激素,與真正雌激素仍有大差別,而且再豆製品中所含有的類雌激素含量並不多。
關於類雌激素作用還得從更年期綜合症說起,婦女到了更年期的時候,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對成骨細胞的刺激也逐漸減弱,因此極易造成骨質疏鬆等骨關節方面的問題。經過一項調查后發現,很多更年期末的未絕經婦女在服用了大豆異黃酮后,大豆異黃酮可以作為雌激素替代物發揮作用,幫助緩解更年期的不適之症。
這就是為什麼醫生要建議更年期婦女多吃豆製品的主要原因,但僅僅因多選擇有好處沒壞處,並不是治療手段。更年期綜合症嚴重的女性還得在醫師指導下補充雌激素。
首頁
12尾頁
編輯:wu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