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美食之一,而對於豆腐的營養價值,我國人卻都了解的不多。我國豆腐已經有了近兩千的洛年的製作歷史,在如此悠長的歷史中,我國祖先對豆腐的營養價值已經完全摸透了。
一塊四四方方、再簡單不過的豆腐,不但可以做小涼菜,同時也可以做大飯店的主打菜系。而且豆腐的品種也可謂是五花八門,而且不同品種的豆腐,其營養價值都是不同的。
1.北豆腐
所謂北豆腐其實也叫老豆腐,一般都是以鹽滷點制,其主要的特點就是硬度較大、韌性較強、含水量較低,因而吃起來的時候口感相對較“粗”。但你可不要小看了這種豆腐,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的高,而且也適合於各種不同的製作方式,比如像煎、炸、做餡等。
但由於北豆腐有點苦,因此很多人都不怎麼喜歡吃,但你不要忽視了它的營養價值。在這種豆腐中不但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鎂、鈣的含量也非常高,不但能夠降低血壓和血管緊張度,同時還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有強健骨骼和牙齒的作用。
2.南豆腐
南豆腐也叫又稱嫩豆腐、軟豆腐,這種豆腐一般都以石膏點制,因此這種豆腐的主要特點便是質地細嫩,富有彈性,含水量大,味甘而鮮。而且這種豆腐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其蛋白質含量在5%以上,並且還適合拌、炒、燴、氽、燒及作羹等製作方式。
3.內酯豆腐
這種豆腐拋棄了老一代的滷水和石膏,改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並且還添加了海藻糖和植物膠之類物質來進行保水的作用保水。但這種豆腐雖然在質地以及口感方面略勝傳統豆腐一籌,但卻沒有傳統的豆腐有營養。這是因為在製作的時候大豆含量少了,吃起來沒有豆腐味,還有就是因為豆腐的鈣和鎂主要來自於石膏和滷水,而如今使用的葡萄糖酸內酯凝固劑既不含鈣也不含鎂,因為導致營養價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