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大米發霉會產生大量致癌物?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南方人的主食基本上都是米飯,很少吃饅頭麵條之類的麵食。整日的吃米飯,但大米的質量問題卻不少。大米有其原有的正常顏色,若出現了淡黃色,我們稱它為黃變米。大米變黃是因為大米在儲存過程中由於自身水分含量高,在酶的作用下產生熱,致使黴菌繁殖,出現霉變現象並呈現出黃色。黴菌中包含真菌產生的黃曲霉素,它是島青黴、桔青黴、黃綠青黴的有毒代謝物的統稱。

  黃曲霉毒素中毒癥狀表現為發燒、腹痛、嘔吐、食慾減退等,是誘發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肝部會有病變,2~3個月後肝臟腫大、肝區疼痛、黃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還可能伴有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多數患者在晚期會有直腸、肝、胃大出血現象。

  醫學專家指出,食用“致癌大米”雖然其一次性的毒性沒有這麼大,但長期食用將無疑會致癌。因為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生物致癌物,試驗表明,其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周。

首頁 123尾頁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