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煮多久,玉米是人們最喜愛的粗糧之一,很多對粗糧嗤之以鼻的女性,也都對玉米頗為喜愛。但是,光會吃還不行,很多人買了玉米到家之後,不知道該煮多久,下面我們就不妨來看看,玉米煮多久最為合適。玉米,曾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主食,不過隨着精米白面越來越多,玉米漸漸被人忽略了。實際上,常把玉米當做主食,對人體很有益處。
生玉米煮多久才算熟?
開鍋后15分鐘就好了,吃玉米有心香甜味就熟拉,時間不要太長, 長了就老了, 不好吃~
還有就是,老玉米就得多煮會,嫩的就少煮會。
玉米在主食中營養價值最高
德國研究表明,在包括以白面和大米為原料的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最高。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麥的5—10倍。玉米還含有7種“抗衰劑”:鈣、谷胱甘肽、維A、鎂、硒、維E和脂肪酸。其中,維E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膳食纖維
玉米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減少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其鎂、鈣和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比一般穀物高,有防治高血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對延緩衰老十分有益。
北京中醫藥大學飲食營養學教授周儉介紹,玉米有健脾利尿的功效。特別是從立秋到秋分的這段“長夏”,暑熱未消,降雨頻繁,最應當補脾。玉米可調中健脾、利尿消腫,是秋季的上佳補品。
玉米粗糧細做
初秋時節,正值玉米上市,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所研究員何洪巨建議多吃些鮮嫩的玉米。因為其營養成分要比老玉米高很多。
買玉米時,最好選七八成熟的,太嫩,水分太多;太老,其中的澱粉增加,蛋白質減少。挑玉米,可以用手掐一下,有漿且顏色較白,可以蒸或煮着吃,口感和營養最好。漿太多的則太嫩;如不出漿,就說明玉米老了。
煮熟或蒸熟的玉米營養更易吸收。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一起吃掉,因為許多營養都集中在這裏。但腸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可用玉米粒做道玉米羹;也可“粗糧細做”,用玉米面蒸鍋窩頭、做幾個貼餅子,或熬鍋棒子面粥都是不錯的選擇。玉米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吃,因其膳食纖維豐富,吃下血糖不會迅速升高。
玉米與豆腐是最佳搭配,兩者營養互補,豆腐中的尼克酸可提高人體對玉米中蛋白質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