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很多媒體對強化食品進行關注,掀起食用強化食品是否會導致營養素過量的熱烈討論。我市營養師林峻賢表示,很多市民在飲食方面本末倒置,對一日三餐不關注,倒是關心起強化食品。事實上,強化食品的營養遠不如五穀雜糧來得實在,而且很多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不能對強化食品做過高的營養價值估計。
■現狀:市面上強化食品種類繁多
中國疾控中心根據國人的身體現狀,共向全國推廣了強化碘食鹽、鐵強化醬油(主要針對人體缺鐵性貧血)、 強化維生素A食用油(主要針對有偏食習慣的兒童)以及強化麵粉(含7種基礎配方,包括鐵、鈣、鋅、維生素B1、維生素B2、恭弘=叶 恭弘酸、尼克酸和一種建議配方維生素A)。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強化食品遠不止這些,走進各大超市,高鈣奶、高鈣餅乾、維生素C飲料、高碘蛋、DHA嬰兒配方奶、含鐵餅乾等強化食品多達幾十種。
到底什麼是強化食品?林峻賢表示,強化食品是加有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添加劑,使營養得到增強的食品;具體來講,其實就是將人體所缺乏的微量營養素加入一種食物載體,以增加營養素在食物中的含量。
林峻賢表示,國家之所以推廣了幾種強化食品,是因為國人在不注意飲食健康時出現了身體狀況,但是,這不表明國家大力提倡吃強化食品。
■專家觀點:
一、含鈣高不等於易吸收
林峻賢說,人體內含有46種必需的營養素,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鈣、鎂、維生素等,還有其他幾十種,而且只有這46種營養素均衡存在的時候,人的身體才能達到最佳狀態,鈣過多,其他的營養素就會相應減少,這也是不健康的。
有些消費者認為自己缺鈣,就買很多含鈣高的強化食品,以為這樣就能補鈣,這是一個誤區,含鈣高不等於易吸收。從化學角度分析,同樣是鈣,在牙齒里,在石頭裡,在骨骼里,在鈣鹽里,都是不一樣的,好比氯化鈣溶於水(全溶),碳酸鈣就幾乎不溶解(微溶),磷酸氫鈣是滴水不進(不溶)……要說易吸收,似乎氯化鈣最易吸收,其實不然,因為從醫學的角度來講,補的是活鈣,而不是死鈣。目前,醫學界認定比較容易被人吸收的是檸檬酸鈣。
很多鈣片其實效果很微弱,甚至全無。補鈣,實際上並不是說鈣含量多就好,關鍵是被人體真正吸收。
二、重視五穀雜糧的營養價值
林峻賢說,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糧食等食品加工程度越來越高,這固然使糧食更加可口,但在精加工過程中,原存在於穀物麥皮或表層的營養大量丟失,使糧食的營養價值明顯降低了。所以,很多消費者不是缺這種營養元素就是缺那種營養元素,使得我國骨質疏鬆的比例不斷上升,據統計,中國骨質疏鬆症已有8800萬名患者,預計到2010年底將超過1億,已躍居常見病的第7位,總患病率為12.4%,老年人患病率超過50%,其中骨折率接近三分之一。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中鈣的供給量為,3—10歲兒童,每天800毫克;13—18歲青少年每天1200毫克;孕婦每天1000—1200毫克;哺乳期婦女每天1500毫克;而這四個年齡段的中國人每天平均真正的攝入量分別為300毫克、600毫克、1000毫克和1000毫克,前兩者與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標準相差甚遠,后兩者接近標準。
林峻賢表示,缺鈣自然要補鈣,強化食品是補鈣的途徑之一,可以適當地吃一點,多少對人體有幫助,但是,不要對強化食品寄予太高期望,而應該把目准五穀雜糧,注意正常的一日三餐。
營養師開出補鈣秘訣
1、多吃粗糧和玉米。因為穀類和玉米含鈣量很高,多吃黃豆,最好是泡脹了放進粥里煮爛了才好。豆腐次之。
2、多吃長在泥土裡的食物,如番薯、葛等。
3、芝麻很不錯。但不要吃加工后的甜食,因為會影響鈣吸收。
4、蔬菜中菜花、卷心菜含活鈣也很高;菠菜也不錯。
5、適當運動:走路、爬樓梯、打球、太極都不錯。
6、日光浴:每天曬太陽15到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