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麵包蛋糕餅乾食物界的一大敗筆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反氏脂肪酸“進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主要還是源於本月初央視的一則報道。據央視報道,麵包、蛋糕、餅乾、蛋撻、咖啡伴侶等眾多食品,製作時大多會使用氫化油,氫化油的危害可比歷史上曾被大規模使用的殺蟲劑DDT,可能釀造食物史上最大災難,因其所含反式脂肪酸,除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外,還有影響兒童發育等危害。

  此言一出,輿論嘩然。儘管有相關專家發言,認為中國人均反氏脂肪酸的攝入量遠低於歐美國家,但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酸,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過街老鼠。

  11月11日,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在京特地召開媒體溝通會,重申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而且氫化油脂不等於反式脂肪酸,不同種類的氫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是不同的。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強制規定在食品標籤上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這樣做的目的是告訴消費者,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好;但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等於有毒、有害食品,並不是說標籤上有反式脂肪酸就表示這個食品不能吃了”。

  無論反對也好,辯解也好,那麼隱身於各種美味食品中的反氏脂肪酸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

  “人們習慣稱呼脂肪的物質,共包括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反氏脂肪酸,其中反氏脂肪酸目前爭議最大”,相關食品專家稱,作為脂肪家族的四個成員之一,反氏脂肪酸首先藏身於氫化油。

首頁 1234尾頁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