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節后飲食,要適當多吃粗糧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一晃眼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又過了,七天的假期本來就是應該讓疲憊的身心好好休息的,但卻因為各種原因反而讓我們的身心更加的疲憊。過分油膩飲食、熬夜等不規律的作息,都在無形中為健康帶來了隱患。在這樣的生活規律下,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就是我們的腸胃,春節過後腸胃問題成了很多人的困擾。那在節后我們該通過怎樣的飲食、生活、起居來調節腸胃呢?

  在節日期間,大部分人的日常作息都做了改變,一般都是室內活動多,戶外活動少,使得“清氣不得升,濁氣不得降”,必然火氣內生。除此之外,在春節期間各種盛宴不斷,餐餐雞鴨魚肉,生猛海鮮,零食不離口,這樣的飲食進餐方式會使攝入的熱量嚴重超標,以至於讓人在節后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火”現象。

  由於冬春季氣候乾冷的原因,因此我們經常會出現口舌乾燥,甚至出現眼干、鼻干、舌面乏津等陰虛火旺的現象。所以在春節過後的飲食中,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作用的食品,如大白菜、蘑菇等。除此之外,還可適當吃些黑木耳,黑木耳性平,味甘,具有潤肺清腸作用。

      在平時也可以多喝一些酸奶,以達到生津止渴、養陰潤燥、增進食慾的功效,同時還能幫助消化。如果已經出現上火的現象,就不應該吃有“發熱助火”的食品,如爆米花、花椒、龍眼肉等。

  由於節日期間食物的豐盛,因此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嘴從而進食過量的食物,導致急性胃擴張、消化吸收不良,膽囊炎、胰腺炎、冠心病等疾病也容易急性發作。要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除了在節日期間要注意平衡膳食以外,節后也應該適時進行飲食調理,日常的飲食也最好是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營養豐富而適度,注意干稀搭配和粗細糧搭配。 

首頁 12尾頁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