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保者們提倡吃本地食物,除了新鮮、美味,從環保角度說,最大的好處是節約燃料消耗。長距離運輸食物並非一概增加食物的碳排放,但從這個角度看,作為城市個體,不一味追捧進口食材,選擇本地同樣可口美味的當季食物就是參与環保運動,它的作用絕不亞於支持再循環、騎自行車上班和駕駛混合燃料型汽車。注:食物里程為北京至魚類產區兩者距離的約計公里數。
如果像計算卡路里那樣計算食物里程,這些長途跋涉的深海魚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已走了超過5000公里。
深海魚
如果像計算卡路里那樣計算食物里程,這些長途跋涉的深海魚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已走了超過5000公里。“食物里程”這個詞彙已經進入了現代詞典,它意味着食品或者食品原料從產地運到我們的餐桌前,總共需要運輸的距離。食物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所代表的是用於食物包裝與保存的材料,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與隨之而生的廢氣,將增加環境的負擔。如果食物要經過遠距離運輸,如飛機、火車、輪船,碳排放量就會以幾何数字增加。
現代生活傳輸發達,很少讓你想到新鮮水靈的進口食材要跑多遠,才能到你的眼前令你挑挑揀揀。按照英國人的計算,從千裡外運來的蔬菜水果,每年要消耗掉英國燃料用量的12%,尤其是空運,空運通常用於那些高價值且易腐爛的食物,比如新鮮蔬果和海鮮,對氣候的影響最強烈,空運每千克貨物每公里產生的碳排放是公路運輸的10倍,是海運的50倍。2005年,英國食品運輸碳排放總量里有11%是由空運產生的。在滿足了口腹之欲后,因運輸過程所帶來的廢氣卻讓地球一天天熱起來,如今已經真切感受到全球變暖的歐洲人正推行食物里程概念,標識每份食物在上市前走了多遠。
環保者們提倡吃本地食物,除了新鮮、美味,從環保角度說,最大的好處是節約燃料消耗。長距離運輸食物並非一概增加食物的碳排放,但從這個角度看,作為城市個體,不一味追捧進口食材,選擇本地同樣可口美味的當季食物就是參与環保運動,它的作用絕不亞於支持再循環、騎自行車上班和駕駛混合燃料型汽車。注:食物里程為北京至魚類產區兩者距離的約計公里數。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定期吃頓無鹽餐對身體好]]
[[編輯推薦:潤膚除皺應多吃一些三文魚]]
[[編輯推薦:女性及胃寒者不宜喝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