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人認為烹飪可以讓一些重金屬分解,其實不然,烹飪並不能去除水銀或其他重金屬的毒性。吃了魚翅后,水銀和其他重金屬進入人體,很難被排出體外,而是在體內積蓄下來,達到一定的量便能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等,導致頭昏、頭痛、肌肉震顫、口腔潰瘍、腎臟損害、性功能減退、流產等。
我們常說,大自然中的食物鏈有“富集作用”,它指的就是在生態環境中,由於食物鏈的關係,一些物質如金屬元素或有機物質,可以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經吸收后逐級傳遞,不斷積聚濃縮;或者某些物質在環境中的起始濃度不很高,通過食物鏈的逐級傳遞,使濃度逐步提高,最後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例如,海水中汞的濃度為0.0001mg/L時,浮遊生物體內含汞量可達001-0.002mg/L,小魚體內可達0.2-0.5mg/kg,而大魚體內可達1-5 mg/kg,大魚體內汞比海水含汞量高1萬-6萬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環境中低濃度的物質,在最後一級體內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萬倍,因而可能對人和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而時下,隨着環境污染的加劇,隨着人類不斷的向自然界排放各種廢氣、廢水、廢渣,地球上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也承受着越來越多的污染,其中汞等重金屬在海水中含量也處於上升趨勢。而食物鏈的富集作用、放大作用在水產品中表現的最為明顯,這使得鯊魚這種身處海洋食物鏈頂端、生存時間長的生物成為了海洋中的“高汞食物” 。
近年來對魚翅的檢測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2001年,對泰國曼谷唐人街市場上的魚翅抽查表明,10個魚翅中有7個含有高含量的水銀,最高含量為允許量的42倍;2008年對香港市場的抽查表明,10個魚翅樣品中有8個含有高含量水銀,最高含量為允許量的4倍。
有些人認為烹飪可以讓一些重金屬分解,其實不然,烹飪並不能去除水銀或其他重金屬的毒性。吃了魚翅后,水銀和其他重金屬進入人體,很難被排出體外,而是在體內積蓄下來,達到一定的量便能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腎臟、生殖系統等,導致頭昏、頭痛、肌肉震顫、口腔潰瘍、腎臟損害、性功能減退、流產等。
所以,下次當你花高價點魚翅想要大補一次時,你買回的可能只是對自己身體的傷害!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讓我們一起拒絕魚翅,攜手保護人類的朋友!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春季乾燥 三樣食物必吃]]
[[編輯推薦:剩菜怎樣加熱才無害處]]
[[編輯推薦:常喝牛奶的男性 應多吃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