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在這個酷暑時節,我們每晚都會在路邊見到大口吃海鮮,大口喝啤酒的人。這個彷彿已經成為了一種夏天的飲食文化。一年一度的伏季休漁期結束后,漁民重新出海捕魚,海鮮產品供應量大幅增加,喜歡吃海鮮的市民有口福了,但要適度吃海鮮,以免病從口入。
未熟透或生海鮮會致腹瀉
在中山民眾鎮很多人喜歡生吃海鮮,覺得這樣才能保持海鮮獨有的鮮美口味。村民老崔喜歡吃海鮮,過去一直都是白灼來吃。一天,心血來潮就把一條幾斤重的魚做了魚生,他一人就吃了差不多一半,結果到了晚上上吐下瀉,不得不來到醫院急診科就診。醫生告訴他,生吃海鮮是造成他腹瀉的原因。
據專家介紹,每年八九月是霍亂等消化道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是沿海地區,正好處於海鮮不斷上市的時節,而許多市民又有生吃海鮮的習慣,生吃海鮮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導致腹瀉。
海鮮中攜帶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只有當燒熟燒透時,才能完全殺滅。海產品的染菌率較高,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潛伏期一般在2—40小時,主要癥狀有嘔吐、腹痛、腹瀉、糞便呈洗肉水樣或膿血樣,重者可危及生命。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而言,需要將海鮮在沸水中煮5分鐘才能徹底殺菌,如果是螃蟹、海螺等有硬殼的完整海鮮,一般需煮30分鐘才算加熱徹底。
首頁
123尾頁
編輯:wuya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