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類食品可引起血尿酸升高。體內血尿酸濃度的調節主要取決於其合成的速度及尿中排出的速度,其中約2/3經尿排泄。
痛風是一種非常頑固的代謝性疾病,現代醫學認為它是由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它的臨床特點是:高尿酸血症、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病久可累及腎臟,併發腎功能衰竭,可伴發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
痛風在中醫學中屬於“痹證”的範疇。中醫學認為:平時如果食用大量油膩肉類食物,容易導致濕熱內蘊,加之外感風邪侵襲經絡,氣血不能暢通則發生本病。風寒濕邪為痹證的誘因,深秋之時,天氣轉冷,風寒之邪易於侵襲人體而發病。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肉類食品可引起血尿酸升高。體內血尿酸濃度的調節主要取決於其合成的速度及尿中排出的速度,其中約2/3經尿排泄。因此,尿酸合成赤字多、過快或(和)排泄過少、過慢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基礎。深秋之時,天氣轉冷,人體進食中樞受一寒冷刺激,引起食慾增加,飯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則體內血尿酸產生過多,因而容易加重病情。所以深秋尤應少吃肉食類食品。預防痛風的發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1、節制飲食,防止過胖,避免進食易引起血尿酸升高的食物,如:豬、羊、牛肉、動物的肝、腎等內臟,鯉魚沙丁魚、鴿肉、貝類、各種肉湯、雞湯及菠菜、龍鬚菜、豌豆、扁豆防其他豆類。
2、應攝取充足的鹼性食品,因為尿酸在鹼性液體中易於溶解並排出體外。鹼性食品包括:白菜、芹菜、花菜、黃瓜、西瓜、茄子、蘿蔔、胡蘿蔔、西紅柿、土豆、香蕉、梨、杏、桃、蘋果等。
3、戒酒,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關節損傷。
4、宜多飲水,每日尿量少於2000毫升。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排毒功能最好的20種食物]]
[[編輯推薦:你正在吃的最髒的食物TOP10]]
[[編輯推薦:小心它們讓你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