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臘肉營養為零 脂肪含量高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臘肉原本只是湖南、四川一帶的特色食物,但隨着湘菜、川菜在全國的蔓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臘肉大軍”。然而,如果我們暫時放開“口感”,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臘肉對很多人,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實在不是一種合適的食物。

  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從重量上看,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每100克含膽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其次,臘肉營養損失多。在製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可以說,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雪上加霜”。第三,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因此,對於血脂高的朋友而言,科學選擇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大量進食油脂固然於健康不利,完全不吃油也是不可取的。日常飲食可選用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等,對降低“壞膽”、升高“好膽”有幫助。不過,再好的“油”也得適量吃,每天20―25克就足夠了。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有關豬肉的飲食禁忌

  編輯推薦:動物內臟重金屬含量高

  編輯推薦:雞蛋營養多 最好煮着吃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