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吃蛋不科學吃不到營養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摘要:最後提醒讀者,炒雞蛋忌加味精,雞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鈉,若加入味精,加溫后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谷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雞蛋本身的鮮味反而會被掩蓋。

  雞蛋作為一種大眾食品與百姓飲食生活密切相關,但是由於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因此吃雞蛋的方式也不一樣,其中有些吃法不僅不能使身體獲得必要的營養元素,而且還會形成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吃後有損健康。比如,有些人早餐只吃兩個雞蛋,這是不科學的。一個從事中等強度工作的成年男子,每天所需熱量為12600千焦(3000千卡)左右,其中,早餐要提供全天所需熱量的25%~30%,約3137~3765千焦(750~900千卡),而兩個雞蛋提供的熱量,只佔應攝入量的18.4%~22%。由於熱量供給不足,雞蛋中的優質蛋白質就會被用來彌補熱量,在體內“燃燒”掉,這是非常可惜的。此外,有些人還喜歡吃半生不熟的雞蛋,這種雞蛋(俗稱糖心蛋)的蛋白質中含有一種鹼性蛋白,極易與生物素形成一種極不穩定的、無活性的、難被胃腸吸收的化合物,長期食用半生不熟蛋會導致人體缺乏“生物素”。

  還有一些體質虛弱的人為了增加營養恢復體力而大量食用雞蛋,這也是不科學的,體質虛弱的人消化吸收功能相應減弱,肝臟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雞蛋後會導致肝、腎的負擔加重,引起不良後果。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癥狀,導致“蛋白質中毒綜合征”。蛋白質的攝入應根據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功能來計算。一般情況下,體制虛弱的人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

  最後提醒讀者,炒雞蛋忌加味精,雞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鈉,若加入味精,加溫后這兩種物質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谷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雞蛋本身的鮮味反而會被掩蓋。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冬季飲食 補腎試試栗子白菜湯]]

  [[編輯推薦:不要用維生素C替代蔬菜]]

  [[編輯推薦:玉米奶能增強記憶力]]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