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蛋黃中還有少量的ω-3脂肪酸,不過,各種禽蛋當中的ω-6: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有較大的差異,其中鵪鶉蛋最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ω-6:ω-3比值為5.6,而雞蛋和火雞蛋通常超過10。不過,即便是同一種蛋當中,蛋黃中ω-3脂肪酸的含量也並非一成不變,會受到飼料的極大影響。添加魚粉、亞麻籽會提高其中ω-3脂肪酸的比例。
說了怎麼煮蛋之後,就有不少朋友問:蛋裏面的脂肪質量高嗎?膽多不多?什麼樣的蛋膽少?這裏就來說說蛋中脂肪的事情。
蛋就是鳥類的卵啦,卵的脂肪幾乎全部集中於卵黃當中,蛋清的脂肪含量低於1%,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討論蛋的脂肪問題,就是討論蛋黃的脂肪好不好。
據波蘭科學家測定,各種禽蛋,包括雞蛋、鴨蛋、鴕鳥蛋、火雞蛋、鵪鶉蛋等,其蛋黃的脂肪酸比例總體上都非常相似。其中飽和脂肪酸僅佔28%-30%,單不飽和脂肪酸佔46%-47%,其他部分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約佔23%-26%。也就是說,雞蛋的脂肪酸構成相當合理,與花生油比較接近,而其中對心血管最有利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還略高於花生油,比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胚油等都高得多。所以說,蛋類的脂肪是真正的好脂肪,如果把雞蛋的脂肪想成豬油、牛油的脂肪,那可真是太委屈雞蛋啦。
蛋黃中還有少量的ω-3脂肪酸,不過,各種禽蛋當中的ω-6: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有較大的差異,其中鵪鶉蛋最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ω-6:ω-3比值為5.6,而雞蛋和火雞蛋通常超過10。不過,即便是同一種蛋當中,蛋黃中ω-3脂肪酸的含量也並非一成不變,會受到飼料的極大影響。添加魚粉、亞麻籽會提高其中ω-3脂肪酸的比例。
測定發現,如果在飼料里加3%的魚油來餵雞,那麼雞蛋中的ω-3脂肪酸含量會大幅度上升,蛋黃中的DHA含量可高達4%,ω-6:ω-3比值為3.7;如果在飼料里添加12%的大豆脂肪,那麼DHA含量只有0.5%,ω-6:ω-3比值為52。假如在飼料中添加10%的可可脂呢,蛋黃中乾脆就沒有DHA了。
蛋黃脂肪的一大亮點,就是其中的磷脂了。蛋黃中的磷脂約佔總脂肪的三分之一,其中70%以上是卵磷脂,還有腦磷脂、溶血磷脂和少量的神經鞘磷脂等。雞蛋所謂“補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些磷脂類物質。磷脂類對血脂代謝的好處,也早就被人們所熟知了。不過,這種成分相當怕熱,80℃以上就會變色,120℃開始分解,在油炸的時候還特別容易產生致癌的油煙。
說到最令人關注的膽呢,不同蛋類之間也有差別。鴕鳥蛋和鴨蛋最富含膽,而鵪鶉蛋的膽含量最低。不過,即便是對於一種蛋,其膽含量也與飼養條件關係非常密切,含量從每個雞蛋300多毫克到不足100毫克不等。比如說,在飼料中添加某些中藥,或者增加膳食纖維,會降低蛋黃中的膽;如果增加植物類,或者增加鈣、鉀、銅、鉻等礦物質元素,也會降低蛋黃中的膽。所謂“柴雞蛋”的膽含量不一,因為飼料不同,雞的運動量也不同。真正能夠到處飛跑的散養雞,膽含量低於普通籠養雞蛋,正如經常運動的人膽不容易升高。
其實,膽的攝入量並不是心臟病危險的決定因素,而調查證實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明顯升高血膽。目前很多專家認為,氧化型的膽才是傷害血管內皮的“首犯”,由此,食物中的氧化型膽含量也越來越受重視。比如說,用植物油來炒肉、燉肉,隨着加熱時間的延長,就會增加肉類中膽的氧化程度。令人高興的是,在所有的鮮蛋當中,幾乎檢測不出膽氧化產物,說明雞蛋是保護得非常好的一種食品,其蛋黃中的脂肪物質接觸不到氧氣。只有在蛋類的烹調加工當中,才會產生脂肪氧化的問題。
總之,蛋類的脂肪質量非常好,而蛋黃中保護嚴密的膽並不那麼可怕。烹調雞蛋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降低加熱溫度,縮短加熱時間,盡量保持蛋黃中的膽和卵磷脂不發生氧化。餐館中做“蛋黃焗南瓜”之類的菜,會使蛋黃中的膽和卵磷脂直接置於高溫加熱狀態,極易被氧化,這才是最危險的食品。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蜂蜜有哪些食療功效]]
[[編輯推薦:感冒要對症食療]]
[[編輯推薦:女性怎樣吃宵夜既能健康又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