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故事 飲食文化 正文

吃蛋棄蛋黃有必要嗎?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摘要:眾所周知,雞蛋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的營養來源。蛋黃中含有較高的膽,每100g達1510mg,是其他肉類食品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因此,有些人認為食用雞蛋可使血脂升高,是導致冠心病的禍根,因而對蛋的食用價值產生了疑惑甚至恐懼。

  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使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下降,容易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因此,合理的調整飲食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吃的營養、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

  營養學界日益認識到,健康來自於整體的膳食結構,提倡健康的飲食模式,而不是“禁忌”某種食品。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蛋類攝入量為25-50g。健康人一日一個全蛋,對健康是有益的。建議高膽血症患者一周吃3-5隻雞蛋,並注意定期監測血清膽水平。

  顯然,吃蛋棄蛋黃沒有必要。

  眾所周知,雞蛋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的營養來源。蛋黃中含有較高的膽,每100g達1510mg,是其他肉類食品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因此,有些人認為食用雞蛋可使血脂升高,是導致冠心病的禍根,因而對蛋的食用價值產生了疑惑甚至恐懼。

  吃雞蛋是否會升高血脂水平,這主要取決於吃的量。過量吃雞蛋可能是冠心病的一個危險因素。但是適量攝入,不僅不會促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相反對人體健康有益。國外許多研究資料显示,給60歲-80歲的老人,其中包括患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者,每天吃兩個雞蛋,連續3個月,未見血清膽和血脂水平增高。兩個雞蛋的膽含量約700mg,遠遠超出了專家提出的每日膽攝入量不超過300mg的建議,但為什麼能保持血脂正常呢?這與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膽存在的形式有關。

  卵磷脂是一種很強的乳化劑,能使膽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使血液中的膽減少。雞蛋黃豐富的卵磷脂在腸內被酶消化后,能釋放出膽鹼,再由血液輸送到大腦,與腦組織中的醋酸結合轉化為乙酰膽鹼,從而提高大腦乙酰膽鹼濃度,乙酰膽鹼是神經細胞中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對增進和改善人類記憶力大有裨益。

  如果要降低膽水平,更重要的是減少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含量,如肥肉、全脂奶製品和蛋糕、餅乾、點心等。

  [[編輯推薦:7種蔬果汁喚醒疲憊的腸胃]]

編輯:wuya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