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雄偉壯闊是人們所嚮往的,尤其是大山內的神秘更是吸引了無數的好奇者。大山裡的山珍海味也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下面我們就一同領略一下大山裡的神奇“蘑”法。
古人以“山珍”來形容大山蘊藏的各種食材。隨着時代的進步,山裡的珍禽異獸早已成為保護的對象,而各種菌菇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成為山珍的代表。
和普通蔬菜相比,菌菇的特點在於:一是能豐富素菜的味道。蔬菜不含動物性脂肪,口味多少有些寡淡,菌菇的鮮味是其他時蔬難以比擬的,記得作家阿城先生說到雞樅菌之鮮,鮮到了麻痹胃神經的地步;二是取其口感。多數蘑菇菌體肥厚,吃起來有肉質的感覺;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取其食補的營養價值。古人雖然無法具體了解菌菇含有多少維生素、多少氨基酸,但是從日常生活中還是能得到菌菇養人的結論,否則也不會有很多菌菇可以在《本草綱目》中找到它的藥效功用了。
大部分的野生菌菇長在空氣新鮮、土質肥沃、濕度適量的山林之中,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吸收天地精華,因而形成了鮮味濃郁、營養豐富的特點,但由於菌菇對生長環境的苛刻要求難以保鮮。以往人們欲嘗其美,須置身山中,但如今憑藉運輸的便利,使這些美味菌菇走上了人們的餐桌,成為人們品評養生的重要食材。
松茸
高山“菌”王
松茸是少數只在野外生長的品種之一,它對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只產於特定海拔(2000~4500米)的山區,松茸也因此成為山珍的代表,並享有“菌中之王”的美譽。
松茸在國內的流行,只是這幾年的事情。筆者第一次吃到松茸是3年前的事情。當時在大董南新倉店吃飯,其間有一道菜叫做山泉水煮松茸。松茸切片放到燉盅里,密封蒸熟。那天的菜式比較多,董氏燒海參、老北京炸醬配波士頓龍蝦面、雙色東星斑等大菜吃過幾道之後,上來一個這樣的燉品,撕開蓋子上密封的綿紙,打開白瓷的蓋子,罐中清水中飄着幾片黃白色的蘑菇,熱氣帶着清香蒸騰而來,入口清嘗,滋味清雅綿長,絲絲縷縷不絕於唇齒間。現在大董把這道菜的容器由燉盅變成了石鍋,成菜變得更漂亮,味道清香依舊。
至此之後,便對松茸有了幾分想念,慢慢地也知道一些和松茸有關的故事。譬如說,日本人愛吃松茸,到了幾近迷戀的程度。松茸在日本國內賣得很貴,幾片就要上百元()。其原因最流行的說法是廣島、長崎被轟炸后,最先恢復生長的植物就是松茸了,因此認為松茸有抗輻射、防癌症的功效。其實這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近代營養學研究表明:松茸富含的多糖,對治療糖尿病、抗癌症有一定的效用。其內含17種氨基酸,經常食用可調節人體新陳代謝,降低血壓和膽。
之前國內松茸價高,皆因開放以後日本人對松茸的追逐。最好的松茸都被日本人買走了,價格比國內市場價格高出許多,當然質量也是最好的,因此松茸價格一路攀升。近來隨着國人消費能力的增加和對健康飲食的追求,松茸也開始走上國人的餐桌,目前北京市場上的松茸,以雲南出產的為多,不少餐廳的松茸多在清晨採摘,中午前即可從雲南空運至北京。
“肚子一空,萬事皆空”,這句話道出了飲食的重要性,隨着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想要科學合理的飲食請進入:飲食頻道]]
[[編輯推薦:揭秘蘑菇不為人知的好處]]
[[編輯推薦:多吃蘑菇帶來的五大好處]]
[[編輯推薦:如何鑒別蘑菇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