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 B族維生素富含於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製品、穀物、胡蘿蔔、魚、蔬菜等食物中。它是一類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是人體內的輔酶,主要有以下幾種。
[分類]
①維生素B1
B1是最早被人們提純的維生素,1896年荷蘭王國科學家伊克曼首先發現,1910年為波蘭化學家豐克從米糠中提取和提純。它是白色粉末,易溶於水,遇鹼易分解。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進食慾,維持神經正常活動等,缺少它會得腳氣病、神經性皮炎等。每天需攝入2mg。它廣泛存在於米糠、蛋黃、牛奶、番茄等食物中,目前已能由人工合成。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及氨基,故稱為硫胺素,又稱抗腳氣病維生素。它主要存在於種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麥麩、黃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豐富,此外,白菜、芹菜及中藥防風、車前子也富有維生素B1。提取到的維生素B1鹽酸鹽為單斜片晶;維生素B1鹽則為無色三斜晶體,無吸濕性。維生素B1易溶於水,在食物清洗過程中可隨水大量流失,經加熱后菜中B1主要存在於湯中。如菜類加工過細、烹調不當或製成罐頭食品,維生素會大量丟失或破壞。維生素B1在鹼性溶液中加熱極易被破壞,而在酸性溶液中則對熱穩定。氧化劑及還原劑也可使其失去作用。維生素B1經氧化後轉變為脫氫硫胺素(又稱硫色素),後者在紫外光下可呈現藍色熒光,利用這一特性可對維生素B1進行檢測及定量。 維生素B1在體內轉變成硫胺素焦磷酸(又稱輔羧化酶),參与糖在體內的代謝。因此維生素B1缺乏時,糖在組織內的氧化受到影響。它還有抑制膽鹼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1時此酶活性過高,乙酰膽鹼(神經遞質之一)大量破壞使神經傳導受到影響,可造成胃腸蠕動緩慢,消化道分泌減少,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礙。
②維生素B2
B2又名核黃素。1879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化學家布魯斯首先從乳清中發現,1933年美利堅合眾國化學家哥爾倍格從牛奶中提取,1935年德國化學家柯恩合成了它。維生素B2是橙黃色針狀晶體,味微苦,水溶液有黃綠色熒光,在鹼性或光照條件下極易分解。熬粥不放鹼就是這個道理。人體缺少它易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等。成年人每天應攝入2~4mg,它大量存在於穀物、蔬菜、牛乳和魚等食品中。
③維生素B5
B5又稱泛酸。抗應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術后腹脹。
④維生素B6
它有抑制嘔吐、促進發育等功能,缺少它會引起嘔吐、抽筋等癥狀。包括三種物質,即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吡哆醇在體內轉變成吡哆醛,吡哆醛與吡哆胺可相互轉變。酵母、肝、瘦肉及穀物、卷心菜等食物中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維生素B6易溶於水和酒精,稍溶於脂肪溶劑;遇光和鹼易被破壞,不耐高溫。維生素B6在體內與磷酸結合成為磷酸吡哆醛或磷酸吡哆胺。它們是許多種有關氨基酸代謝酶的輔酶,故對氨基酸代謝十分重要。
每天的需求量:
人體每日需要量約 1.5~2毫克。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且腸道細菌也能合成,所以人類很少發生維生素B6缺乏症。
副作用:日服100毫克左右就會對大腦和神經造成傷害。過量攝入還可能導致所謂的神經病,即一種感覺遲鈍的神經性疾病。最壞的情況是導致皮膚失去知覺。
⑤維生素B12
1947年美利堅合眾國女科學家肖波在牛肝浸液中發現維生素B12,后經化學家分析,它是一種含鈷的有機化合物。它化學性質穩定,是人體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質,缺少它會產生惡性貧血症。
維生素B12,即抗惡性貧血維生素,又稱鈷胺素,含有金屬元素鈷,是維生素中唯一含有金屬元素的,抗脂肪肝,促進維生素A在肝中的貯存;促進細胞發育成熟和機體代謝。它與其他B族維生素不同,一般植物中含量極少,而僅由某些細菌及土壤中的細菌生成。肝、瘦肉、魚、牛奶及雞蛋是人類獲得維生素B12的來源。商品可從製造某些抗生素的副產品或特殊的發酵製得。維生素B12是粉紅色結晶,水溶液在弱酸中相當穩定,強酸、強鹼下極易分解,日光、氧化劑及還原劑均易破壞維生素B12。它經胃腸道吸收時,須先與胃幽門部分泌的一種糖蛋白(亦稱內因子)結合,才能被吸收。因缺乏“內因子”而導致的B12缺乏,治療應採用注射劑。脫氧腺苷鈷胺素是維生素B12在體內主要存在形式。它是一些催化相鄰兩碳原子上氫原子、烷基、羰基或氨基相互交換的酶的輔酶。體內另一種輔酶形式為甲基鈷胺素,它參与甲基的轉運,和恭弘=叶 恭弘酸的作用常互相關聯,它可以增加恭弘=叶 恭弘酸的利用率來影響核酸與蛋白質生物合成,從而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
缺乏維生素B12時會發生惡性貧血,人體對B12的需要量極少,人體每天約需12μg(1/1000mg),人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缺少。
⑥維生素B13
(乳酸清)。
⑦維生素B15
(潘氨酸)。主要用於抗脂肪肝,提高組織的氧氣代謝率。有時用來治療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⑧維生素B17
劇毒。有人認為有控制及預防癌症的作用。
除此之外,膽鹼和肌醇也往往歸於必需維生素類,它們兩是維生素B族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