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陰宅風水?
選擇風水地就是利用羅盤儀器等實地考察,攀登山巒,相度勘查,觀四面之山巒,望兩旁之水勢,看山在何處住,水在何處合。看山勢來脈,尋求落脈結穴的地方,這就是所謂望勢尋龍和查穴。實際就是尋找山脈盡端,或者說是山勢停留不再延伸的地方,一般是山坡或高阜。當然還要查看四外的地勢環境,是否合乎風水方面的條件要求,以定穴位。
穴就是理想的放置棺槨的位置,也是整個墳墓(陰宅風水)的核心。不論何人,這關係到子孫後代的興衰,對歷代帝王來說,這是關係帝運盛衰,國祚綿長的大事。所以陰宅風水地的選擇必須經過分析、判斷、權衡,然後得出結論:可取或不可取。可取就是有穴,按照各種標準,可取的穴謂之吉穴,吉穴可分為上上吉、上吉、中吉、下吉等。從風水理論來看,所謂龍脈就是山脈,對基地(陽宅風水)和穴位(陰宅風水)來說,就是來龍、來脈、後龍。要求山勢層疊深遠,要重巒疊嶂,秀麗森然,煙霧雲氣,鬱郁靄靄,不宜孤峰獨秀,最好後龍背後還要有少祖山、祖山幾層。來脈峰巒要高峙聳撥,端正尊貴,如屏、如帳、如覆鍾、如華蓋等。如清朝皇陵的選址:東陵昌端山就是:一峰掛笏,狀如華蓋,後龍霧靈山自太行山逶迤而來;而西陵則北障陰山,四五十裡外形成一大圍,脈秀力豐,主峰太寧山崇巒突出,這都象徵著帝運綿長。山勢不要陡峻或側斜,而對東、西陵幾處的山勢仍有缺憾:丁家溝山勢側斜,影響格局;松樹溝山勢陡峻,脈氣受到影響。後龍山還要形成中間高、兩側低的多座山峰,平面形成月牙式向穴位拱抱,中間高峰稱中峰,兩側山峰分別稱為次峰和側峰,這些山峰往往也利用原來後龍山的天然形勢培修完善。風水的龍脈的來向和穴位間的方向,也就是將來墳墓(陰宅風水)的座向。座向要依羅盤上的八干四維十二支的二十四山向,定為某某山某某向。如清代各陵的方向主要是依據傳統的南向為尊,南為正向,非正向不可用和負陰抱陽的指導思想。但其座向本堂在主頁已提及,即壬、子、癸、丁、午、丙六座向發福最持久。風水的來龍左右必須有起伏頓錯而下的砂山,一重或兩重,形成對穴區的環抱、拱衛,輔弼的形勢,謂之左輔右弼,亦稱左右護砂,或龍虎砂山。狀如牛角蟬翼的,亦稱蟬翼砂山。來龍和左右護砂形勢呈“個”字,龍無砂則孤,穴無砂護則寒,故風水就是要達到“不使風吹,環抱有情”。左右護砂的形式、高低、長短、向背也要和諧對稱,和穴區距離要適當,過遠過低則勢散,過近過高則太逼。若是人工改造,也必須以天然護砂為基礎,否則不可取。
穴區前中軸線上近對淺崗和遠對峰巒,風水上謂之近案和遠朝,此兩處山崗必須是:案如貴人幾席,可俯而憑也,朝而人臣面君,敬而拱拜也,易野一望無際,有近案則易野之氣為之一收。這種案山和朝山遙對墳墓(風水)、背障山巒,增加了中軸線前後的呼應、映襯和回視對景的效果。如東陵有很多帝陵都是:後有大山以為*,前有金星山以為照。案山也最好是中間高,兩旁稍低。風水水法對形勢景觀方面也很重要,在風水理論中提到“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山主靜、水主動,是互為對比和相互襯托的。水當然指流動的水,來宜曲水向我,去宜盤旋顧戀,洋洋悠悠顧我欲留者,謂水於穴留戀有情也,也就是最忌諱“直衝走竄,激湍陡瀉”。這是關係景觀效果。在風水理論中還講究“相土嘗水”,要求水有味可嘗,甘甜清冽。而水質好壞和墳墓風水區的種植及景觀有關,墳墓風水的溝渠也是後龍、砂山等的雨水排泄所必需。墳墓風水區的四至,尤其是前面,要有一定的長寬面積,所謂“福厚之地,雍容不迫,地貴平及”,也就是堂局或明堂要平坦寬暢。墳墓風水區的土壤質地、色澤、含水情況也須測驗。土地色降以黃、紫色為佳。墳墓以風水為重,蔭護以樹木為先。樹木繁茂與否和風水好壞分不開,草木郁茂、生氣相隨,草木不生,生氣不來,即有“童山不可葬也”便是此理。在今天來看,綠化對凈化環境,改善小氣候都是重要的。好的風水,必須考慮龍、砂、穴、水、明堂、近案和遠朝的相互關係。如清朝的各皇陵風水:墳墓背後龍山重崗,開屏列帳,墓區負陰抱陽,避免冬季寒風。左右護砂,環抱拱衛,溪水分流,藏風聚景。近案似幾,遠朝如臣,使墳墓風水前後對景,遙相呼應。但隨着歲月的流逝,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這此風靡一時的風水寶地在目前看來,都存在一些缺憾,此處便不再論述 。
@-------------------------------------------------------@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