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風水學
明清時期,是風水術發展程度最高、普及面最廣的時期,風水觀念日益泛濫,爭、破風水的事件屢見不鮮。
布衣皇帝朱元璋從一出生到平定四方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每一步都有一出“風水傳奇”。他的軍師宰相劉基,號青田先生,就是風水理論“青田術”的創始人。朱元璋登基伊始,便和大臣商量修建陵墓事宜。當時南京市的鐘山,漫山遍野布滿墳墓,好風水已被佔去。這在風水術中叫做“葬壓龍角”。
然而,鐘山這塊地方的確是塊吉壤寶地。鐘山主峰,山勢險峻,蜿蜒如龍,古有“鐘山”“龍蟠”之稱。山上有紫色頁岩,陽光照耀,遠望呈紫金色,所以又稱“紫金山”。山南有一泉,清流塗徐,生機勃勃,是這塊地之“水口”。似這樣“龍盤虎踞”之寶地,朱元璋豈肯放過!於是,他當即派遣大批兵丁、役夫,將在鐘山“葬壓龍角”的墳基,統統挖掉、填平,以恢復“龍氣”,然後在鐘山南麓,建造皇陵。這種大規模地、理直氣壯地挖掘萬民墓以爭風水的惡行,也只有“天下一尊”的皇帝才幹得出來,人民不僅敢怒而不敢言,恐怕還得違心地山呼“萬歲”!
金人入主中原,滅了兩宋,后被蒙古族元朝所替代。但是,金人的後裔發展十分迅猛,在明代中後期,據地獨立,不從王化。明朝派兵攻打,屢吃敗仗。明熹宗朱由校聽信了風水術士的謠言,認為後金的“王氣太盛”,決心斷其祖墳的“龍脈”,滅掉其“王氣”。他派出大隊人馬到了京郊大房山金陵所在地,搗毀了金陵,拆除了地面所有建築,然後掘開墓道、地宮,用巨石、石柱推砸填平。
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睿陵所在的九龍山上,有一條凸出的山脊,據風水術講這是主龍的“龍脈”。明軍毫不留情地將其“切斷”,並砍去“龍頭”部的半邊,在“咽喉”部位開了一個大洞,洞里塞滿了鵝卵石。明熹宗還惟恐“死龍復活”,第二年又命令在金帝陵原址上修建了武聖關公廟多處,以此來鎮住金人的“王氣再復”;在睿陵原址上修建了牛皋廟,並建“皋塔”一座。因為這裏曾是“氣死兀朮,笑死牛皋”的地方。然而,這些錯誤而愚蠢的舉動,並沒有“鎮住”金人的“王氣”,給明朝帶來什麼福扯。20年之後,吳三桂引金人的後裔―清軍入關,明朝壽終正寢,清王朝開二百餘年基業。
你掘人家的陵墓以破風水,我掘你家的墳墓以示懲罰。歷史專愛開這種玩笑。明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农民起義軍風起雲涌。以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這股力量最為強大,攻州掠縣,迅速佔領了大半个中國。苟延殘喘的明王朝派出總督楊鶴率重兵圍剿起義軍。義軍奮勇抵抗,迅速衝出官兵的包圍圈。義軍懷着對明王朝的刻骨仇恨,直搗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風陽,一把火焚燒了中都皇陵,挖開了朱元璋的祖墳,裸屍揚骨,並挖斷了墳地的“龍脈”,斷其“王氣”。
當李自成的起義軍整頓恢復之後,重出商洛,掃中原,入河北,逼近京城之際,明崇禎皇帝看大勢已去,將消滅義軍的希望寄托在風水上,他指派專人到陝西米脂縣去掘毀李自成家的祖墳,以扼制其“王氣”,妄圖藉此“消滅”起義軍。豈不知,起義軍的“王氣”非但沒斷,明王朝卻被消滅。崇禎皇帝在義軍攻人紫禁城后,含淚告別了執政17年的寶座,遁入后苑煤山之上,在一顆歪脖樹上自盡了!
更令人驚奇的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破光緒皇帝祖墳風水之事。
墳墓風水點穴訣竅
慈禧和光緒的母親是姐妹。咸豐皇帝死後,年幼的載淳被顧命大臣推上了皇帝寶座,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小皇帝長大之後,不耐皇宮的寂寞,時常潛出皇宮,尋宿柳巷,以致身染惡疾,過早殞命。同治帝無後,經過密謀,將慈禧的妹夫醇親王之子載��抱入宮內承嗣清桃,即了皇帝位,就是後來的光緒皇帝。皇帝的生父奕�X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被封為醇親王,又稱“”七王”,作為皇帝的生父、慈禧的妹夫身居攝政王之位。
這位顯赫的攝政王,在兒子沒當皇帝之前,就是顧命大臣,主持樞要。也正在這時,他就在北京西山風景區開始修建陵墓。同治七年(1868)夏天,奕�X患病,慈禧恩准他到西山響堂廟避暑。主持修建響堂廟的太監王照祿、王正光是過去在奕�X府中役使的奴才,在一次閑談中,聽說主子還沒找到一塊墓地,就建議說:“山南有個地方叫九龍口,九峰環抱,氣勢很正,不妨去瞧瞧!”
奕�X派了一個風水先生前去察看了一遭,回來后,不置可否。
到了秋天,奕�X打聽到一個叫李唐的人,十分精通風水學,便再次請假和李唐一起前去察看。踏遺九龍口,認為此處“山高地狹,萬難適用。”太監王照祿又建議:“山北有座妙高峰,風水也不錯,何不到那裡看看?”
北行10多千米來到妙高峰,只見山巒巍峨,林木蔥籠,流水潺潺,澄澈見底。李唐用手指着一棵古松的西北方說:“此處為來龍正脈,點穴最佳!”奕�X順着手勢遠看,古松西北方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圍10米有餘,冠大如蓋,清蔭盈畝,重實累累,皆數百年物;周圍泉水叮咚,沉鱗競躍,生氣盎然,十分高興,便說:“這是我百年之後的宿處!”
數年之後,奕�X去世,便葬在北京西山妙高峰的一棵大根杏樹下的寢陵里。
隨着歲月的流逝,光緒皇帝長大了,他開始自主處理朝政。這樣一來,與慈禧之間的權力之爭也日趨激烈。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海戰之後,帝、后兩黨壁壘分明,鬥爭日熾。一天,有人密告慈禧,說是清朝國運日衰,國本不立,是因為醇親王陵墓前那棵高大的銀杏樹奪了皇家的風水。要想國運昌盛,國祚永久,必須伐掉此樹,破了醇親王墓地的風水。
慈禧一聽,正中心懷。她為了試探光緒皇帝,假意向光緒上奏,以打探虛實。光緒聽了之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誰敢砍伐此樹,就先伐去我的頭!這個軟弱的皇帝接着又去向慈禧求情,要求保留此樹。慈禧看皇帝是個軟麵糰,便寸步不讓。雙方僵持月余,光緒也無可奈何。
慈禧看朝中官員逐漸跑到自己這一邊,心裏十分得意。她看時機已經成熟,便親自下手了。
一天早上,光緒退朝回來,侍衛官報道:“聽說太后在今天一大早就帶內務府人員去七王寢園砍樹去了!”光緒一聽,驚慌萬狀,急忙擺駕出城,直奔七王墳。
剛到紅山口,光緒在輿中沒看見那棵高聳入雲的銀杏樹,便大哭起來。光緒哭了10千米,到了墳園。映人他眼帘的是:那棵高大的銀杏樹已躺倒在地,數百名兵丁和役夫正在削枝丫、刨根須,以免來年萌發新芽。
光緒帝抱着樹榦,哭個不休。這時一個大臣上前奏道:“太后命令伐樹,誰都不敢動手。還是太后親自執斧,先砍了三下,又命令眾人砍,大家不敢違抗,才將樹砍倒的。”
光緒聽到這裏,已泣不成聲。但他還能說什麼呢?只見他圍着父親的墳墓步行三周后,默默地離去。
這場風水之爭,說到底是帝后兩黨之爭。素有陰險毒辣、六親不認之稱的慈禧太后的伐樹之舉,和秦趙高指鹿為馬異曲同工。這是一次帝后兩黨之爭的實力大檢閱,最後以後黨取勝而告終。可見“破風水”是假,政治鬥爭才是其實質。
@-------------------------------------------------------@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