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宗教文化 正文

儒家文化頭腦中的道德與倫理關係

儒家思想中的民意是什麼樣的?

  倫理與道德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中西方哲學家討論的問題,現代人容易將道德和倫理混為一談,實在這兩者間雖然有需要的關聯,卻存在着差異。道德與倫理有着一定的關係,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儒家文化頭腦中的道德與倫理間的關係,一起來看看吧。

儒家文化頭腦中的道德與倫理關係

  禮與仁
  儒家學說有兩個基本看法:禮與仁。若是舉行道德哲學剖析,那麼,禮可以視為倫理尤其是倫理實體的看法,仁則可以視為道德尤其是道德主體的看法。禮與仁,可以說是倫理與道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表達。

  一樣平常以為,儒家學說尤其是道德哲學是以“仁”為焦點的。理由有二:其一,禮是孔子的繼續,仁是孔子的締造;其二,在儒家敘述中,尤其《論語》中,仁泛起頻率比禮多,職位也更主要。然則更需要思索的是,在禮與仁之間,孔子的基本目的是什麼?是建構一個“禮”的社會,照樣“仁”的個體?二者之間有沒有一個誰更優位的問題?《論語》中的一段話對“禮”與“仁”的關係舉行了主要詮釋:“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子以“仁”說“禮”,以“禮”立“仁”。可見“仁”的基本目的是“禮”,孔子以“復禮”為自己的使命。“復禮”必須“克己”,“克己”就是逾越自己的個體性,到達孔子所謂“大人”的“普遍性”。“克己復禮”的歷程,就是“仁”的建構歷程。

  從道德哲學角度看,“克己復禮”是一個道德與倫理統一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中,“復禮”確實具有目的意義。只是,孔子為了實現“復禮”這一目的,着力解決若何建構“仁”的道德主體這一問題。他對“仁”之於“禮”的意義強調到云云主要,以至於人們會以為“仁”比“禮”更主要。以是,若是用一句話歸納綜合倫理與道德在孔子系統中的職位,那就是:禮仁統一,倫理與道德合一,倫理優先。

  孔子的這一頭腦在孟子那裡獲得更為詳細的分析和辯證睜開。孟子的一段話能夠代表儒家關於倫理與道德關係的理論。“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賢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配偶有別,長幼有序,同夥有信。”這段話中,最要害的是“人之有道”與“教以人倫”之間的關係。儒家學者關注的是若何防止人“類於禽獸”。解決這一問題的設施就是“教以人倫”,通過倫理教養,實現人格完善,到達克己復禮的目的。

儒家思想與中國茶文化有何聯繫

  天與理
  在儒家系統中,對倫理與道德關係在差異歷史生長時期也有差異表述。在孔子是“禮”與“仁”,在孟子是“五倫四德”,董仲舒以後則是“三綱五常”。無論若何演變,倫理與道德始終一體,而且“禮”、“五倫”、“三綱”的倫理,之於“仁”、“四德”、“五常”的道德總是具有優先職位。用現代道德哲學的話語詮釋,中國傳統道德哲學總是在詳細的倫理情境中建構道德的合理性與正當性,而不是訴諸西方式自由意志之類的抽象。

  孔子以後,在中國傳統道德系統尤其是儒家系統中,總有三個結構性元素:倫理性的禮某人倫,道德性的仁或德性,而修養則是它們之間使二者統一的“第三元素”。修養的要害在於“修身養性”。“身”即人的個體性或所謂“單一物”,“性”即人的公共本質或所謂“普遍物”。“性”作為普遍本質為人所共有,因而需要“養”;“身”作為個體的感性存在則潛在某種道德上的危險性,因而有待“修”。“修身養性”的歷程,簡樸說就是戰勝人的自私,完成人的社會性。

  可見,對於倫理與道德的關係,在儒家頭腦中說是禮仁合一,倫理道德共生,倫理優先。儒家學說以道德理想主義和倫理理想主義,對現實的倫理存在和道德狀態接納批判的態度,提出“內聖外王”,“聖”是“王”的條件條件,以此作為對“王者”的道德教訓。宋明理學通過儒道釋的融合,以“理”或“天理”統攝“禮”的倫理與“仁”的道德,也是倫理與道德統一的一種詮釋。到了理學階段,中國道德哲學焦點看法,已經不是“禮”,也不是“仁”,而是“理”。

  與西方相比,中國沒有壯大的宗教。但人們一樣平常認可中國倫理尤其儒家倫理的准宗教意義,這不僅由於中國倫理以家庭倫理為基礎,也不僅由於作為完成形態的中國傳統倫理的宋明理學中已經融合了釋教的因素,宗教介入了中國倫理的歷史建構和現實生長,更主要的是,倫理精神自己與宗教有相通之處。倫理必須作用於人們的精神才氣在現實社會中實現。以是,中國道德哲學一最先就設置了兼具倫理與宗教意義的“天”的看法。到了宋明理學,形成所謂“天理”看法,標志著中國傳統道德哲學的完成。

  “天”與“理”的連繫,是倫理與宗教的連繫。這種連繫不能一樣平常地註釋為道德哲學中融合了宗教的因素,而是可以看作中國倫理與宗教在哲學上的文化相通。在西方,倫理的實體被人格化,這就是天主。在中國,倫理性的實體被哲學地掌握和表達,但由於它同樣具有某種最終性的意義,同樣具有神聖性,因而寄託於集自然、倫理、宗教於一身的“天”的看法以表述和显示。孔子着力於“仁”,堅持“為仁由己”,求“仁”得“仁”,但卻以為“仁”是一個精神境界。“倫”的實現,有賴於“精神”的信心和信仰,“倫理”即是所謂“倫”之“理”。

  因此,不僅實體性的“倫”,而且作為到達“倫”的條件的“精神”,都具有某種宗教的哲學氣息。西方最擔憂的問題是:“若是沒有天主,天下將會怎樣?”中國自孔子始最擔憂的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倫理”與“精神”圓融而成的“倫理精神”,不僅一樣平常地意味着二者的統一性,更主要的是指謂“精神”是“倫理”的條件。二者的統一,是倫理存在與倫理方式、倫理能力的統一。

  你可能也喜歡:
  你可知儒家經典三禮是指哪三禮?
  儒家文化頭腦的焦點內容是什麼?
  儒家頭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儒家頭腦的現實主義是什麼?

儒家文化:概述儒家思想是什麼?